黨報頭條 | 守本求變 匠心傳承 泰安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舒緩的音樂與淡淡的薰香交織在一起;清新典雅的銅茶具擺放得井井有條,茶香裊裊,撲鼻而來;墻上的水墨畫,給人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院子里的蓮花更是增添了幾分詩意。在這里,人們可以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沉浸在茶的世界里。
這是一間茶室,但不單單是一間茶室。這是中華老字號“銅金蟾”與中國茶葉跨界融合,在線下打造的“銅茶空間”實體店。
老字號是時代的印記。在不少人心里,老字號代表著歷史傳承與文化積淀,是記憶,是情懷,也是鄉愁。泰安現有老字號企業57家,涵蓋工藝禮品、酒水飲料、餐飲健康、農副產品各大行業。如今,面對新市場、新業態和新消費群體,不少老字號挖掘自身底蘊,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新的消費場景,煥發出新活力。
■中華老字號“泰山桃木王”亮相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通訊員供圖
乘“數”而上 加“數”轉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老字號品牌作為傳統產業的代表,同樣面臨數字化轉型的壓力。只有積極擁抱數字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銅金蟾”作為泰安第一批涉足電商的老字號,在2006年便開始布局。憑著企業掌舵人對計算機領域的敏感判斷,公司嗅到了網絡發展的先機。現如今,公司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擁有店鋪。通過線上布局,銷售額以每年超過35%的增長率持續提升。此外,在產品設計上,“銅金蟾”營造“活的傳統”,將線下傳統技藝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在保留傳統古法生產的同時,采用電腦3D建模和3D打印技術,實現了從平面圖到實物模型的快速生成。
面對營銷新潮流,“泰山桃木王”也主動入局。除了電商銷路外,公司還組建特色主播團隊,邀請網紅達人參與直播帶貨,開展各類特色營銷活動;拓展年輕人喜歡的國潮元素,極大地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在眾多餐飲品牌中,“泰山老湯雞”率先進行數字化轉型,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公司引進新生產線,將原來的手工作坊向工業化流水線發展,做中高端綠色、健康食品,滿足更多品質化消費需求。泰安御道韓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建告訴記者,目前“泰山老湯雞”已擁有兩家直營店并在云集商業街和岱岳區政府附近酒店設有專柜,為泰安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品嘗這一老字號美食的便利。
不老秘方在于創新
老字號煥發新活力,關鍵在于適應市場需求,在守正創新中闖出新天地。要改變一“老”永逸心態,持續開發新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今年4月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山東鴻熹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作為泰安唯一參展企業,攜旗下老字號“泰山桃木王”亮相,應勢推出含有國潮元素的“穩如泰山”新品,獲得消費者青睞。
在產品創新上,“銅金蟾”與“泰山老湯雞”也在持續發力。為適應市場需求,“銅金蟾”用幾百次實驗進行工藝創新,用熱著色和冷著色技術將黃銅的單一顏色升級為彩銅,使得產品在外觀上更具吸引力。很多顧客看到產品后表示:“沒想到竟然是銅做的。”
“泰山老湯雞”則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公司邀請中國烹飪大師作為合伙人,設計出符合市場的產品,對包裝和味道進行升級,將雞的動漫形象印在包裝袋上,或者將包裝袋的樣式打造成雞的模樣,以此來吸引消費者。
隨著“國潮”消費不斷升溫,貼近年輕消費者需求,將文化底蘊和資源轉化為多種商品形態,融入旅游路線、城市標識,使得老字號時尚化、年輕化,與文旅融合“雙向奔赴”,成為老字號“出圈”的秘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老字號品牌紛紛在線下打造博物館,并攜手合作,通過跨界的方式打造聯名產品。在傳承中合作,在合作中創新,也成為許多老字號品牌的共同選擇。
匠心傳承 接力前行
“銅金蟾”產品工藝起源于1850年,1952年創立品牌,再到現代,已經到了第六代傳承人;“泰山老湯雞”始于光緒元年,歷時147年的古制秘方由韓氏家族五代人祖輩相傳……
時移世易,而匠心永恒。匠心鑄就的品質,讓老字號贏得了世代相傳的好信譽、好口碑,打造出傳承至今的“金字招牌”。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堅實支撐。“泰安老字號”通過與多個高校合作,建立就業實習基地,加快培養和輸送老字號產業發展中緊缺的專業性人才。同時,建立自己的商學院,對加盟商和工人進行技能培訓,圍繞老字號傳承及創新,在創新實踐中傳播文化價值,激起文化認同,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并熱愛老字號。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崔東旭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