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文化“兩創”新思路
□ 本報評論員 李岳岳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如何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賡續綿延,讓古老的中國智慧豐盈當代文化建設,是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中的“必答題”。
作為歷史文化資源大省,齊魯大地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素有“諸子百家半山東”之說,又是沂蒙精神的發源地,在推進文化“兩創”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近年來,山東堅定文化自信,賡續歷史文脈,創新發展思路,文化體制改革出新出彩、成果豐碩,為文化“兩創”打開了新的空間。
看淄博,在全省率先推廣文物長制,建成五級文物保護體系,為文物保護利用保駕護航;看博興,讓呂劇、扽腔等走進城市會客廳,為人們呈現了一個集看、聽、學、演于一體的體驗空間;看臨沂,以“文旅+混改”為古城添新韻,瑯琊古城處處閃爍著古老與時尚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事實證明,推動文化“兩創”,思路不止一種,方式不止一個。這些新思路,有的聚焦的是新興領域的改革,沒有現成路子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有的是由淺層次向深層次的拓展,觸及的問題越來越深入,更需要集中攻堅的能力;有的是現有發展模式的升華,站在成績單上談改革,考驗的是跳出自身看自身的魄力。
說到底,文化體制的改革,離不開守正創新。在此基礎上,只要是順應時代要求的,符合當地實際的,能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的,都是可借鑒的解題思路,是促發展的優秀答案。善用改革思維,勇于開拓創新,探索更多“歷史文化+”的可能性,就一定能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符合人民期待的新成果,在改革創新中找到發展的最佳路徑。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