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第31期丨“德配天地”——岱廟配天門
□泰安市博物館 趙祥明
配天門位于岱廟中軸線上,為岱廟正陽門之后的第二道門,門上懸掛著名書法家舒同書寫的“配天門”匾額,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也取意于古之所謂的“名岳配天”。古代帝王來岱廟祭祀泰山神時,要于此門前降輿,入門內黃帷少憩,并盥手而入仁安門。配天門前為正陽門,后為仁安門及雄偉的天貺殿,反映出當時社會嚴格的禮教制度。
△1960年拍攝的配天門及前花園。
配天門其名初見于金代,《大金集禮》云:“(東岳廟)外門曰配天(原注:《左傳》云:‘山岳配天’)。”在明以后之岳廟之規制中,配天門被列為廟內第一重門。配天門中原奉祀青龍、白虎二神。
△2001年彩繪后的配天門東側三靈侯殿。
△1999年復建后的配天門西側太尉殿。
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殿,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了岱廟第一進院落。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為“三靈侯”,后來建此殿專祀。太尉殿祀唐朝“雖出入將相,而奉自愿厚養”的豳公杜琮,此人在唐武宗會昌年間曾被封為中書侍衛郎。
△1908年的配天門。
△1920年的配天門。
配天門及兩側配殿自創建后,歷經滄桑,記載較為詳細的是在明嘉靖年間和清康熙年間重修。
△2023年的配天門。
現存的配天門面闊五間27.47米,進深兩間12.8米,通高13.06米。單檐黃琉璃瓦歇山頂,檐下施斗拱,平身科斗拱為重昂五踩溜金斗拱,梁架結構為雙三架梁交接中柱,基本保留了清早期的木結構特點。配天門前階下還保留有明萬歷年間的銅獅一對,分列兩旁,十分雄偉。
△1956年的配天門及門前景觀。
△1959年配天門近景。
配天門現作為臨時展室,主要用于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展出及館際之間的文物交流展,曾舉辦泰山國寶文物精品展、館藏書畫展、館藏瓷瓶展、館藏革命文物展等多個展覽,成為宣傳泰山歷史文化的窗口。
·老照片征集·
老照片是一個時代的切片,它將時光定格,將歷史凝固。透過它,我們得以觸摸歲月的年輪,追溯往昔的崢嶸,領悟時代的變遷,在回憶中尋找、發現、感悟人生的真諦。《泰山晚報》現面向廣大市民征集“老照片”主題攝影作品。如果您手中擁有定格難忘瞬間的老照片,我們熱切期待您的參與。
征集要求:
1.照片以電子版報送,報送者自行對老照片原件進行翻拍、掃描后發送JPG格式圖片到指定郵箱;電子照片黑白彩色不限,尺寸大小不限。
2.照片拍攝內容限定為泰安真實場景;每張照片附相應的文字說明(注明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主題、背景等,同時標注照片是原件還是翻拍件),文末請注明拍攝者或收藏者的姓名、電話等。
3.投送作品須為原創獨立作品或對該作品擁有版權,不存在知識產權的任何爭議,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利,凡因作品著作權引起的名譽和經濟糾紛,概由投稿人承擔相應責任。
4.本報對圖片享有共享版權,即可進行使用、改編、傳播、復制等,并有權在望岳客戶端、最泰安App及《泰山晚報》相關官方媒介上進行展示及使用。
凡進行投稿的,即視為接受上述規定。
投稿郵箱:tswblzp@126.com(標題標注“老照片”)。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