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陸”運輸方式共用 重近300噸大型變壓器抵達東平 為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歷時20余天,7月11日,“十四五”國家能源戰略重點工程隴東——山東±800千伏東平特高壓換流站首批換流變壓器,通過“江——河——陸”三種運輸相結合的方式,順利抵達東平換流站。截至目前,今年泰安港發運大件28件,共計4100噸,同比增長157.58%,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承。
總里程超2600公里大型換流變壓器運抵東平
據了解,±800千伏東平特高壓站換流變壓器長10.3米、寬4.7米、高5米,重近300噸。6月20日,首批2臺換流變壓器自重慶啟運,通過專用的運輸車轉移到港口的貨船,通過長江和京杭運河水運抵達泰安港東平港區老湖作業區。
7月10日下午,裝載著2臺換流變壓器的貨船緩緩經過京杭運河八里灣船閘,這是整個水運過程中船舶經過的最后一道船閘。“我們依托‘魯船通’智能通航系統,在船舶到達下游識別區時對船舶進行自動登記,同時我們也增派人員時時掌握船舶的行駛動態,保障通航條件,讓這批設備及時安全送達目的地。”京杭運河八里灣船閘運營經理董保民介紹。
船舶靠港后,工作人員進行吊裝作業,老湖作業區到東平換流站的最后42公里,采用90余米的運輸平板車經過9處涵洞、13座橋梁,穿行村鎮道路及山嶺公路,于7月11日抵達換流站。整個運輸采用“江——河——陸”三種運輸相結合的方式,水上運輸過程歷經大半個中國,水陸聯運總里程2600多公里,歷時20余天。
據了解,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項目,也是“十四五”國家能源戰略重點工程。該工程起于甘肅慶陽,落點泰安,設計輸電容量800萬千瓦,線路全長926公里。工程計劃于2025年投產,為山東再添一條外電入魯“大動脈”。屆時,該工程將隴東地區風光火儲大型能源基地電力打捆送至山東,年輸送電量超過360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占比約50%,對于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具有深遠意義。
大數據“撐腰”持續提升大件運輸效能
記者從我市交通運輸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泰安港先后完成特高壓變壓器、汽化爐、大型化工罐體、蒸餾罩、盾構機等多項大件貨物的裝卸和轉運任務,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其中,今年6月份,一組從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始發的大件抵達老湖作業區,又陸運至東平縣瑞星集團,這是該企業用于尿素生產的關鍵設備。這組大件也刷新了我省內河港口單件貨物裝卸重量紀錄。
近年來,泰安把保障大件運輸作為發展現代交通服務業的重要方面,研究制定《泰安市優化大件運輸許可推進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六條措施》,建立全方位、多層次服務保障機制,促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泰安實施精準許可,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建立全市34家輸變電裝備、礦山裝備等大件制造、運輸重點企業“名錄庫”,32個高速公路收費站通行能力“數據庫”和2788座公路橋梁“信息庫”;實施省市行政審批、交通運輸、公安交警等部門大件運輸并聯審批,實現“Ⅰ類即時辦、Ⅱ類快速辦、Ⅲ類專業辦”。僅老湖作業區,截至目前,今年已發運大件28件,共計4100噸,同比增長157.58%。
“我們搶抓內河港航高質量發展機遇,推動泰安港高標準建設,實施高等級航道疏浚,打造京杭運河泰安段成為‘船暢其運、貨暢其流’的黃金通道和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大動脈,依托瓦日鐵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構建‘西煤東運、北煤南運、南貨北調’公鐵水運輸大通道,有力促進地方港航物流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市交通運輸局港航科負責人馬仁波介紹。
辦事流程做“減法”推動內河水運新發展
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打造“鏈”式服務,持續提升大件運輸效能,只是優化市場營商環境,助推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交通運輸部門優化船舶船員登記程序,建立零跑腿制度,辦理人員無需到現場辦理業務,通過郵寄材料、辦結后將許可文書寄送到家方式,最大限度減少辦理業務到現場時間,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先辦后補等方式,主動把服務做到前面,為船員和航運企業提供最大方便,今年已辦理船員船舶證件112件。
交通部門建設“泰安e交付”信息平臺,船員通過注冊微信小程序,掃碼即可自助交付船舶污染物,并同步生成電子接收證明,減少了原來人工稱重、開單等環節,通過完善e交付信息平臺功能,同步實現了惡劣天氣預報、航道水位信息動態發布、船員船舶電子報港等功能,盡可能縮短船舶靠港作業時間,為船員提供高效服務。
為保障內河水上交通安全,提高海事安全監管水平,我市交通運輸部門通過相關平臺,準確獲取違規船舶的相關信息,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通過積極對上爭取,獲得省級專項補助資金200余萬元,用于我市水上交通應急救援設備的購置,提升內河應急救助能力,確保內河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
我市交通運輸部門在為企服務上做“加法”,在辦事流程上做“減法”。截至目前,今年泰安港累計港口吞吐量實現44.84萬噸,同比增長93.72%;集疏運量248.83萬噸,同比增長112.84%。完成內河港航基礎設施投資3.49億元。泰安交通以優化營商環境之筆,繪就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新景。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張建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