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健康素養 | 老年人要主動學習預防跌倒知識
央廣網北京7月6日消息 為全面系統提升全民健康素養,進一步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于6月初發布開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三年行動”通知。行動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旨在引導公眾自覺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央廣網特推出系列稿件,逐條解讀《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以更好地傳播健康知識,引導公眾更加重視健康、維護健康、享受健康。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第二十一條:關愛老年人,預防老年人跌倒,識別老年期癡呆。
釋義:關愛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思維方式和自主選擇,為老年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支持和鼓勵老年人樹立社會價值自信和家庭價值自信。
跌倒是65歲及以上人群傷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需要增強防跌倒意識。跌倒的發生與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健康狀況、行為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跌倒是可以預防的,老年人要主動學習預防跌倒知識,增強預防跌倒意識,養成預防跌倒行為習慣,對家居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
老年人應科學運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運動形式和強度,注意加強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的鍛煉,不要因為害怕跌倒而停止運動。
老年人應主動調整日常行為習慣,不要著急轉身、站起;穿合身的衣褲,穿低跟、防滑、合腳的鞋;行動能力下降者應主動使用輔助器具;不登高取物。出行時盡量選擇無障礙、不濕滑、光線好的路線;上下臺階、起身、乘坐交通工具、自動扶梯時站穩扶好,放慢速度;夜晚出行攜帶照明工具;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減少室外活動;外出時隨身攜帶應急聯系卡片、手機。
應對老年人家居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如地面選用防滑材質,保持地面干燥;衛生間、廚房等易濕滑的區域可使用防滑墊;去除門檻、家具滑軌等室內地面高度差;室內照明適度,減少眩光,燈具開關位置應方便使用;常用物品放于老年人伸手可及之處;床、坐具不要過軟,高度合適;家具擺放和空間布局合理,保持室內通道便捷、暢通無障礙;淋浴間、坐便器、樓梯、床、椅等位置安裝扶手等。
癡呆是指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導致患者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和工作能力明顯減退的綜合征,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識別、早期干預意義重大。阿爾茨海默病常表現為近記憶力減退、情景記憶受損,如反復說同一件事、亂放個人物品、忘記重要事件或約定、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下降等;推理能力和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受損、判斷力差,如無法管理財務、對安全隱患的理解力差、決策能力減退等;視空間功能受損,如辨別方向能力下降、容易迷路等;語言功能受損,如說話找詞困難、語言內容空洞、表達和理解能力下降、出現閱讀和書寫困難等;有些患者還會出現情緒、人格和行為等改變,如異常的情緒波動、淡漠、焦慮、抑郁、回避社交、興趣減退、失去同理心、強迫行為、重復動作等。老年人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綜合或專科醫院的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老年醫學科等相關職能科室就診,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記者 雷妍)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