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雪龍2”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今年是我國開展極地考察40周年,繼“雪龍”號科考破冰船完成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在青島舉行返航開放日活動后,中國第14次北冰洋考察隊暨“雪龍2”號、“極地”號又將從青島啟航出征。
7月3日至4日,“雪龍2”號、“極地”號將停靠青島奧帆中心碼頭向公眾開放參觀。
船上黑科技部分源自山東智造
“雪龍2”號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
作為極地科考利器,“雪龍2”號擁有雙向破冰、智能船體、智能機艙等眾多黑科技,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黑科技部分源自山東智造——其艦船阻尼涂料來自于青島愛爾家佳。這種涂料具備減振降噪和環保兩大優勢,對改善科考隊員的工作生活和保護極地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還在“東方紅3”號海洋綜合科考船(全球最大靜音科考船)、“深海1”號(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等科考、海事船舶上得到廣泛應用。
此外,山東煙臺國興智能自主研發履帶式智能偵察機器人曾隨“雪龍”2號挺進南極。
布局海洋,山東有這些“大國重器”
從海上糧倉,到海上油氣田,再到海上風場,海洋正為山東經濟提供澎湃動力山東,正在擁抱深藍。山東是海洋大省,海岸線占全國的1/6,毗鄰海域面積與陸域面積相當,有589個海島、200余個海灣,海洋生物、能源、礦產資源豐富。
“深藍2號”大型智能深海養殖網箱——5月9日,由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的青島造船廠建造的“深藍2號”大型智能深海養殖網箱實現陸地完工。
“藍鯨1號”——開采可燃冰的“深海巨獸”,海岸線旁最大鉆井深度達15000多米,它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鉆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它的背后是山東科技。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耕海1號”現代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全國首個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集生態養殖、海洋科研、海洋科普、休閑漁業、住宿餐飲為一體,實現了產業多元融合發展,構建了裝備型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
“國和一號”——它是中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在山東榮成,“國和一號”示范工程,將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山東在海洋科技領域方面飛速發展,承擔了很多重大海洋科技工程,研發了智能浮標、深海浮標、水下無人航行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
資料來源:大眾網、閃電新聞、上觀新聞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趙曼 朱若瑾 李秋悅 實習生 周海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