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寨村,尋一抹咖香(我和中國的故事)
(尼泊爾)比克拉姆·薩哈·帕拉卡什 卡德哈·吉安德拉
高黎貢山腳下,怒江從峽谷中奔涌而出。初秋的清晨,陽光穿透云層,輕盈地灑在怒江畔的新寨村,萬畝連片的咖啡樹泛著金黃。
去年,我們來到中國參加由中國商務部主辦、云南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承辦的發展中國家咖啡種植與加工技術培訓班。我們一行人從云南省保山市出發,乘車約一小時,伴著一路秋色來到新寨村。這個被譽為“中國咖啡第一村”的村落位于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潞江壩地區,平均海拔近千米,是中國咖啡種植面積最大的行政村。
村黨總支書記王加維一大早便到村口熱情地迎接我們。作為新寨村發展規劃師、新寨村咖啡產業的帶頭人,王加維被當地咖農親切地稱為“咖啡書記”。據他介紹,新寨村所在的潞江壩地區是云南省保山市小粒咖啡的原產地,種植咖啡已有半個世紀之久。得益于充足的光照和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這里出產的小粒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味,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走進新寨村的咖啡種植園,咖啡樹郁郁蔥蔥,果實飽滿喜人,咖農們正在為采收咖啡果實忙碌著,臉上洋溢著質樸幸福的笑容;村里四通八達的柏油路更是干凈平整,一輛輛滿載著咖啡豆的貨車在收購站和種植園之間往返穿梭;半山腰古樸精致的4座咖啡莊園內,聚集著很多慕名前來觀光的游客……在感慨這里的發展時,我也聽說,從前這里只是一個貧窮的小村莊,沒有像樣的道路和通信設施,咖啡產業發展單一、粗放,咖啡產量無法保障。
這不禁令我想起,尼泊爾也有很多與新寨村地形相似的小村莊,正在因為人口流失而日漸荒蕪。好奇新寨村的巨大轉變緣何而來,我們走進村莊深處,探索新寨村的轉型之路。在長時間的走訪與交談后,我們了解到了新寨村的發展秘密:
因地制宜的種植方式,提升了新寨村咖啡的產量與品質。新寨村共有500余戶村民,被分成9個村民小組,成立了7個專業合作社,劃定咖啡核心產區面積1.36萬畝,將農戶分散種植變為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實現了咖啡產業結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同時,新寨村咖啡品種選育和種苗培育也在不斷優化,智慧農業種植技術被廣泛應用,提升了咖啡種植水平。
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拓寬了新寨村咖啡的銷售路徑。和咖農閑聊時,我們發現,5G信號已覆蓋至新寨村的高山咖啡田,咖農們可以把直播間從室內轉移至山間。“我們的小粒咖啡生長在云霧山林里,大家可以放心挑選,快來采摘吧!”熱火朝天的直播間里,咖農主播與粉絲互動,耐心解答問題,并根據網友的反饋提供個性化的咖啡購買建議。
咖啡經濟和鄉村旅游并進,促進了新寨村農旅融合發展。走在新寨村的小路上,我們發現村里的房屋小巷都繪上了精美的咖啡主題墻畫,陣陣咖啡香氣從咖啡文化體驗館飄出。循著濃郁的咖啡香氣走進體驗館,那一刻仿佛置身于一個曬滿咖啡豆的空間。我們在咖啡師的指導下動手嘗試了手沖咖啡,果真是入口醇香、后勁清爽,讓人心曠神怡。
在我們看來,以咖啡產業轉型拓寬致富路的新寨村,是中國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縮影。這些年走訪中國多地,一幅幅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圖景在我們面前徐徐鋪展,中國政府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為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注入了充沛活力,這些經驗都為尼泊爾鄉村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鑒。未來,我們還會探訪中國更多鄉村,把在這里學到的經驗帶回尼泊爾,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尼泊爾農民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作者為尼泊爾《阿努莫丹國家日報》編輯、尼泊爾nepalkhabar網站協調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3日 17 版)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