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望岳談|山東煤電裝機占比降至48.7%,為什么是“里程碑式”成就?

      7月1日,山東能源局消息,6月30日下午6時,隨著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光伏組組長王學禮發出號令,萊州大型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一期正式并入電網,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10050萬千瓦,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至此,山東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煤電大省”向“綠”而行邁出里程碑式的關鍵一步。

      山東省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韓貴業表示:“十年來,全省煤電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的占比持續下降,已從曾經高達80%降至目前的48.7%,煤電正由經濟社會的主體能源向穩定電力系統的‘壓艙石’、應對新能源波動的‘調節器’角色轉變。”

      引人注目的是,今年2月4日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人均發電裝機容量自2014年底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首次突破2千瓦/人。煤電裝機占比降至39.9%,首次降至40%以下。煤電裝機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是在2020年底。

      山東新能源裝機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煤電裝機占比降至48.7%,比全國煤電裝機占比降至39.9%,依然高出8.8個百分點,盡管如此,為什么說山東依然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這與山東的省情有關。在山東半島城市群論證過程中,一位對山東省情比較熟悉的專家曾說:“山東的省情有獨特之處。山東半島城市群既不屬于京津冀城市群,也不屬于長三角城市群,而是獨成一體。這是因為山東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煤炭、石油等資源,在本地資源豐畗的基礎上形成系列優勢產業,又有自己的港口,一省經濟可以獨成體系。”

      山東煤電占比曾經高達80%,就與本地煤炭資源豐富直接相關。根據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勘查,泰沂山系周邊的濟寧、泰安、濟南、淄博、菏澤等市的許多地方,分布著厚厚的煤層。2019年10月,山東省能源局文章說:山東是全國重點產煤省份之一,含煤面積分布廣泛,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煤類多樣,以氣煤、肥煤為主,煤質優良,是優質工業用煤。全省現有煤礦106處,產能規模1.4億噸,從業人員約35萬人。70年共生產原煤43億噸。

      煤炭資源豐富,而且運輸成本很低,當然沒有不用的道理,也自然是發電的首選。雖然現在山東一些地方煤礦資源枯竭,但長期采掘形成的技術裝備優勢和人才優勢,依然讓山東煤礦在改革開放時代率先“走出去”,到2019年的數據是:全省煤炭企業在外建成寧蒙、晉陜、云貴、新疆和澳大利亞五大能源供應基地,生產、在建煤礦產能達1.92億噸。

      因為煤炭資源豐富,而且山東處在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水力發電資源不占優勢,在新能源還沒有大面積興起的時期,山東形成火力發電“一電獨大”的局面是很自然的。因為煤電裝機占比高,在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中,煤電占比下降只能是逐步的。對比來說,我國中西部一些省份,因為很早就借助地勢優勢發展水電,轉型就相對容易一些。以湖北為例,根據該省發改委的數據,2019年底,水電3678.51萬千瓦,占46.79%,火電3156.83萬千瓦,占40.15%。因為追求電力來源多樣化,該省火電到如今占比反而是上升的,到今年6月底,火電3.54億千瓦時,占比47.9%。

      煤電占比下降只能是逐步的,還因為電力與產業和就業緊密聯系,關系到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山東長期形成的火電占比高,背后關系重要的產業和民生。2019年有這樣一組數據: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支撐了近1億千瓦的煤電裝機,年2億噸左右的電煤需求;支撐了鋼鐵工業每年7000萬多噸粗鋼產量,5000萬噸左右的煤炭需求;支撐了每年1.3億噸水泥產量,建材行業2500萬噸左右煤炭需求;支撐了年400萬噸化肥產量,化工行業用煤2000萬噸左右。可以說,煤炭工業支撐了我省工業體系的快速成長,促進了我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國民生產總值長期居我國前三位,能源結構的一舉一動,必然帶來產業的深刻變革,必然對國計民生產生重要影響,正因為如此,山東能源結構變化必須是逐步的。“十年來,全省煤電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的占比持續下降,已從曾經高達80%降至目前的48.7%”,意味著煤電裝機占比每年下降3.13個百分點,這樣的比例調整,循序漸進,但十年來整體下降幅度不小,既達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目的,煤炭消費壓減和能耗雙控達標,又不引起劇烈的經濟社會波動,是十分適合山東作為經濟大省的實際的。

      如今,山東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陸上和海上并重,加快大型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穩妥推動海上風電開發,能源實現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光伏發電裝機6242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生物質發電裝機444.6萬千瓦、居全國第二位,風電裝機2600.4萬千瓦、居全國第五位。

      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并不意味著全面取代傳統能源。立足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基本省情,山東全面推動存量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加速煤電行業轉型升級。當前,山東正構建形成“風、光、火、核、儲、氫”等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我們堅決推動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預計今年年底,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將歷史性超過煤電。”

      能源結構的變化,背后是產業的變化。在山東,近年來“新三樣”產業迅猛發展,一批批高端、智能、綠色新興產業群正快速崛起。在2024年6月26日召開的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5月,光伏產品、鋰電池、電動汽車等“新三樣”產品分別增長61.2%、58.8%和51.4%;其中,山東鋰電池產品出口猛增58.8%。

      能源結構的變化,帶來的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深入推進,從這個意義上說,山東火電占比降至48.7%,是山東能源的“里程碑式”成就。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