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 提升內河港口本質安全水平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張建 司剛 審核 聶艷艷)通過遠程控制,可一鍵啟停37條皮帶,可操作無人值守堆取料機;通過遠程監控,可實時定位一線操作人員精準位置,并對現場作業進行安全管控與預警,為安全生產、智慧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泰安以數智化提升內河港口本質安全水平,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根基。
以“智”提質 貨物裝載高效又安全
近年來,泰安港口建設如火如荼,壓茬推進,港口總體布局按照山東省政府批復的《泰安港總體規劃》(2016—2030)逐步“成形”,倒“Y”式航道港口布局點面串接,極具規模。2021年,泰安港東平港區老湖作業區開工運營,2023年東平港區彭集作業區開工運營,二期項目正在緊步規劃。平安港口、智慧港口的總體建設,離不開智能化、數字化的科技植入,更離不開泰安交通運輸部門在港口企業本質安全的全面性布局投入。
兗礦泰安港公鐵水物流園是泰安港布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依靠京杭運河“黃金水道”的區位優勢,實現“西煤東進、北煤南運”的國家戰略目標,被確定為省委省政府煤炭儲備能力建設規劃核心基地。
近日,記者在兗礦泰安港公鐵水物流園采訪時看到,貨車司機使用手機掃碼入園、過磅、煤炭裝車,全程不需要下車,整個流程無人值守,每輛貨車從進入園區到裝滿煤炭再駛出園區,僅需7分鐘,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保障了人員和貨物的安全。這背后是園區依托“生產——中心、數據——平臺、業務——流程、作業——鍵化、儲運——體化”的“五個一”智慧化管理,搭建“智”空間、“慧”服務的智慧化物流園,培育公鐵水多式聯運“一單制”,安全生產“一網通”模式,創新性實現港口安全運營。
科技賦能風險減量 安全隱患下降了50%
設備的安全運行是園區安全生產的基礎。在數智運行中心,記者通過面前的大屏幕可以直觀地看到園區內所有大型設備的運行狀態。“利用數智運行控制系統,我們可以對園區內輸送煤炭的37條皮帶進行一鍵啟停、遠程控制,同時園區內所有的照明、閘板、水泵等設備也可遠程集控;借助智能作業系統,實現了對貨車的自動定量裝運,通過語音、大屏指引司機,提升裝車效率,確保作業安全,實現了對翻車機的本地控制和遠程監視,平均翻車效率達每小時12翻;利用安全監測系統,我們可以實時對煤倉內的一氧化碳、氧氣、粉塵、溫度數據的實時監測,超標后報警提示;借助人員定位系統,實現對一線操作人員實時定位和現場作業安全管控與預警,保證人員安全。”數智運行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套智慧管理系統實現了全流程智能化監測,從生產端源頭降低事故風險。泰安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港口科副科長史卜昕介紹說:“園區通過搭建智慧管理平臺,實現風險源精細化管控,裝卸工時效率提高30%,安全隱患處置平均響應時間降低20%,安全隱患數量下降了50%,在平安港口建設中實現新突破。”
以“智慧管理”為引領 打造安全港口新生態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兗礦泰安港公鐵水物流園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搭建智慧管理系統,實現物流過程的高效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運輸作業全部采取封閉管理,鐵路、港口、陸路聯運“零換乘”,做到了“運煤不見煤”。智慧管理系統的應用,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提升了泰安港口全區域的物流服務水平,推動了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智慧管理系統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將助推泰安港口的技術應用創新和進步,助力我市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走深走實。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