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高!我市20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省科技獎勵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畢鳳玲 審核 王天姿)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榮獲5項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參與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喜訊不止于此。近日,我市15項科技成果榮獲2023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2項,獲獎數量創近年來新高。
山東農業大學、山東農大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團隊主持完成的“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創制與應用”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控釋肥具有顯著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的特點,團隊圍繞國家鄉村振興重大戰略需求,緊盯制約我國綠色緩控釋肥料創制的關鍵性技術難題,聚焦新型肥料創制與工程化技術研究,以控釋肥料產業的“綠色化、清潔化、高效化以及安全化”為導向,歷經 10 余年聯合攻關,成功創制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有力地推動了新型肥料行業的技術進步,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和糧食安全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山東農業大學主持完成的“花生抗旱高產優質新品種培育與應用”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成果針對花生抗旱與高產協同改良的技術難題,歷經20余年潛心研究,育成山花9號等6個抗旱高產新品種,其中山花9號和山花7號入選國家骨干型品種、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滿足了不同生產條件和不同用途的需求,審定后快速大面積推廣應用,為提升我國油料產能和保障糧油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山東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面向極端復雜服役環境的高品質柔性加筋材料創新與工程應用》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下,構建了面向極端復雜服役環境的土工合成材料創新技術體系,解決了智能制造共性關鍵工藝技術難題,突破了關鍵裝備國產化基礎瓶頸,建成了世界首條大幅寬高性能HDPE土工格柵生產線,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與市場壟斷。該項目獲授權國家專利137件(發明專利35件),主持或參與制定標準28件,整體研究技術水平國際先進,高端土工格柵智能制造達國際領先水平。通過該項目的工程應用,近三年實現銷售收入47.1億元,利稅6.6億元。
山東農業大學主持完成的《抗小麥赤霉病外源基因 Fhb7 的發現和作用機制研究》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從小麥野生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入手,歷經20余年研究,成功克隆得到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對其遺傳和分子機理進行了解析,項目成果以封面形式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先后榮獲兩院院士評選的2020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多個榮譽,選育出攜帶該基因的“山農48”“山農69”等小麥新品種并大面積推廣種植。為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力,促進我國抗赤霉病育種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科學家精神的靈魂。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和資金鏈有機融合,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我市堅持突出科技獎勵的導向作用,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熱情得到有效激發,在重點產業、優勢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據統計,2010年以來,我市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2項、省科學技術獎254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55項,獲獎數量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