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旱|“紅警中心”,他們在堅守!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入汛以來,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接連迎來強降雨……
屯溪區是黃山市中心城區,地處橫江、率水、新安江三江交匯處。
22日晚,黃山市全境啟動山洪災害氣象紅色預警;24日18時,安徽省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和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屯溪區啟動兩項紅色預警……
“6天里,下了4場暴雨,其中1場大暴雨,1場特大暴雨。”在屯溪區水旱災害防御調度中心,區氣象局局長周國宏說,屯溪國家基準氣候站24小時累計降雨量308.3毫米,為建站以來最大值,實屬歷史罕見。

?
強度大、來勢猛、損失大,是此次“6·20”洪澇災害的突出特點。屯溪區副區長程宏書說,除了部分道路積水嚴重、發生地質災害塌方40處外,截至24日上午,受災人口3097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55公頃。
然而,根據24日預測:“未來三天,屯溪區仍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困難和挑戰面前,考驗的是責任和擔當。
25日上午,在屯光鎮,山體崩塌帶來的黃土和倒伏的樹木,把一條公路阻斷。
46歲的汪惠平駕駛挖掘機,正在緊張地進行清理作業。他是黃山人,家鄉遭遇的洪澇災害讓他痛心,“我早上7點就到這邊,抓緊時間干活,想早點把路打通。”
同樣在現場的還有屯光鎮人大主席吳丹。穿著膠鞋的他剛處理完一個村莊的山洪險情,就立馬趕來塌方現場指揮。“這次強降水持續時間長,各種次生災害不斷,我們鎮村兩級干部全員在崗,24小時輪流值班,有情況必須能及時頂上。”吳丹說。

?
處置山體滑坡,層層擺放沙袋,及時組織排水……在接連“紅警”下的屯溪區,不時可見搶險救災的身影。
在昱東街道水心亭社區安東糧庫宿舍小區,幾名工作人員正操作兩臺液壓排水機器人排水。
“這幾天,我們幾乎都是馬不停蹄,處理完一個問題,接著處理下一個問題。這里有積水,我們協調組織了排水裝備,就是要盡快把小區里的積水排出去,方便居民的生活。”水心亭社區黨委書記殷鶯的聲音略帶沙啞。
截至目前,屯溪城區54處道路積水完成排水,修復水損電梯365臺,8個受災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均恢復正常。
爭分奪秒,應轉盡轉,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根據防汛要求,屯溪區緊盯八大重點區域(山洪災害危險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沿河低洼地帶、高坡腳房屋、危舊房屋、水庫溢洪道下游、涉山涉水旅游景區景點、城鄉內澇點),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累計轉移群眾超過2500人,實現應轉盡轉、不落一人。

?
傍晚5點多,在屯光鎮一處集中安置點,從四面八方轉移而來的居民們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飯菜。
“你看,這里的住宿條件不錯,伙食葷素搭配。”80歲的居民馮尚鵬說,“沒見過這么大的水,多虧了干部們的幫助,當時我是坐著皮筏艇來的,安置在這里,安心多了。”
“越是關鍵期,越要繃緊弦。”程宏書說,下一步,將突出防范重點,堅持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確保萬無一失。
指揮完塌方現場處置后,吳丹還要去查看一處房屋開裂情況。他的身后,雨還在下……(記者姜剛、白斌、胡銳)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