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經濟發展中的“新”與“舊”
山東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山東生產供給穩步增加,就業物價形勢穩定,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全省經濟延續穩定向好態勢。
當前,年初實施的各類政策措施效力正加快顯現,外需與內需市場的各類經濟指標持續走強,推動宏觀經濟持續向好。臨近年中,各地正在為“沖刺”下半年作準備,推動經濟進一步穩定向好,需要把握好經濟發展中的“新”與“舊”。
“喜新戀舊”,擴內需應順應市場潮流。前5個月,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6%,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7.8%。分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食品飲料煙酒、體育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1.5%、50.3%,顯示全省消費正處于平穩增長階段。
在消費市場,消費者“喜新”是主流趨勢之一,新的消費產品、消費模式、消費理念往往更受消費者歡迎。要繼續推動消費市場擴容,必須順應消費市場的這一需求,解決好消費者在當前消費環境中,因缺乏新質消費品導致的“不愿消費”,和因消費場景老舊造成的“不便消費”等問題。同時,對于“老字號”等消費品要深挖其文化特質,并根據新消費特點加以改造,使其煥發新的活力,從而推動消費市場繁榮。
“喜新改舊”,產業升級應兩頭并進。毋庸置疑,近年來,隨著新舊動能轉換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深入開展,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前5個月,全省“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9.5%,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7.4%,顯示全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態勢明顯。
產業升級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既要“喜新”,也要“改舊”。在發展新技術產業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傳統產業不代表落后生產力,“傳統”與“新興”并非割裂關系。新質生產力的“新”在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核心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看似“舊”的傳統產業,也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依托。對于山東這樣的傳統制造業大省來說,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仍然是推動產業向“新”的關鍵,下一步仍要重視工業技改對于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新舊相宜”,招引投資應更加務實。作為“三駕馬車”之一,投資對于經濟有重要的拉動作用。前5個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0%。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5.2%,比1—4月提高0.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2.0%,占全部投資比重為21.0%,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對于投資,特別是對外招引投資項目來說,要做到“新舊相宜”,更加因地制宜、務實發展。比如,近兩年國內鋰電產業發展迅速,而早在2022年,工信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國內鋰電產業鏈供應鏈部分環節產能盲目擴張,低質低價競爭時有發生,提醒地方政府注意相關問題。在產業科學布局與發展方面,山東歷來高度重視,近日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也強調,要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求實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全省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的背景下,更要把握好經濟發展中的“新”與“舊”,穩扎穩打、踏踏實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孫源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