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母親河的歸來故事:從干涸斷流到興產聚人
中新社陜西富平6月22日電 題:母親河的歸來故事:從干涸斷流到興產聚人
作者 王恩博 李一璠
“家鄉變化這么大,我想落葉歸根?!奔易£兾魇∥寄鲜懈黄娇h的黨雪娥多年前曾選擇南下廣東打拼,撥動她歸鄉心弦的是一樣再普通不過,卻又彌足珍貴的東西——水。
這水來自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一級支流——石川河。石川河流經陜西省銅川、咸陽、渭南、西安4市11縣(區),其中富平縣境內長度36.4公里,是該縣的母親河。
不過,位于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過渡地帶的富平縣常年干旱少雨,是中國西北典型的缺水地區,石川河也一度因此失去風采。近日,記者隨著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團來到富平,富平縣水務局副局長張西強回憶說,這里在20世紀90年代基本已干涸斷流。
為了讓石川河重煥青春,富平縣近年來對其開啟全域治理。石川河城區段綜合治理項目占地面積約1800畝,共建成生態綠化面積70萬平方米;水面40萬平方米,蓄水量51萬立方米。當地還通過采取明確生態基流、建設補水工程、加大中水回收利用等措施,確保河流生態流量。
石川河生態公園環境優美。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在此期間,石川河的“變形記”被黨雪娥同鄉在朋友圈里記錄下來。今昔鮮明對比,讓相信水有“靈氣”,能興產聚人的她動了歸鄉之念,并最終于2018年回到富平,從事石川河管理相關工作。
母親河亦以自己的“歸來”,回報著那些為她不懈努力的人們。
經過精心治理,石川河這條曾人過掩面的“龍須溝”如今水草豐美,長流水天數不斷增加,2023年長流水達295天,去年5月初至今未出現斷流。2023年,石川河出入境斷面達到Ⅱ類水質。
另一條流經富平縣的溫泉河,也上演著相似故事。溫泉河以水至隆冬不冰微溫而得名,自古滋潤著富平北部肥沃的土地。但由于自然條件變化,其一度干涸,荒草叢生。
近幾年,溫泉河實施河道整治、坡岸綠化等修復工程,綜合治理項目水域面積35萬平方米,總蓄水量70萬立方米。新種植的蘆葦、菖蒲、荷花等水生植物凈化了水體,美化了城區生態環境,提高了民眾生活質量。
無人機拍攝的溫泉河濕地公園。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富平縣住建局黨委副書記張軍告訴記者,溫泉河治理的一大特點是利用中水作為河道補充水源。據介紹,當地污水處理廠平均每天向溫泉河河道供應中水7000立方米。經處理達標后的中水既能補給生態景觀用水,也滿足了城市綠化灌溉用水,構建起集約高效的再生水循環鏈。
如今,石川河與溫泉河南北呼應,共同構成富平縣城區兩大生態綠廊。水環境的改善,不僅扮靚城市顏值,更帶動企業落戶,以水興產、以產聚人的成效初顯。富平縣柿子、奶山羊兩大主導產業全鏈條升級,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到65億元(人民幣,下同)、150億元,鄉村生態振興讓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更高。
“兩條河的變化,讓我們幸福感提高了?!痹邳h雪娥眼中,當母親河一步步回歸應有面貌,“水城共生”的美好愿景也正逐漸成為現實。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