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何以中國·運載千秋| 泱泱運河潤齊魯,古今通衢煥新生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道,既是“千里賴通波”的南北通衢,也凝練著豐富的運河文化精髓。大運河山東段,上承京津冀、下接長三角,自臺兒莊入魯,流經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是運河歷史上的咽喉要道,也是運河文化活態性、融合性的典型代表。

      行走于齊魯大地運河岸畔,千年水道神韻依舊,脈脈清流里潤澤著鳶飛魚躍的勃勃生機,百舸爭流間奔涌著繁榮發展的澎湃活力,瀲滟碧波中蕩漾著源遠流長的文脈傳承。

      水清河暢,生態運河綠意盎然

      盛夏時節,泛舟微山湖,萬頃紅荷、百里蘆葦,鷗鷺翔集、碧水白帆,一幅和諧自然的詩意畫卷映入眼簾。

      俗稱“微山湖”的南四湖,地處魯蘇兩省交界處,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樞紐,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廊道。近年來,濟寧市微山縣深入實施工業、農業、城鎮生活、船舶、客水“五水共治”,有效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入湖河流經過節制閘、地下涵洞導入人工濕地滯留塘,經六級凈化塘深度凈化后進入湖區。”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微山縣分局水環境科副科長柴偉強介紹,凈化塘內種植蘆葦、香蒲、蓮藕、金魚藻等植物,“通過植物吸附,有效降解污染物。”

      南四湖水質連年改善,昔日的“醬油湖”重現“清荷照水、魚躍鳥飛”景致,吸引東方白鸛、震旦鴉雀、青頭潛鴨、大天鵝等珍貴鳥類紛紛前來“安家落戶”。

      通江達海,“黃金水道”千帆競發

      “集裝箱,垛滿艙,跑著這趟接下趟。北斗引,舵輪轉,通江達海不迷航……”在京杭大運河主航道旁的龍拱港,新船謠在貨船上聲聲傳唱。

      踏上龍拱港,眼前是堆積如山的集裝箱。堆場和港口間,無人集卡(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正借助5G+北斗導航技術“指路”,穿梭不停。港口邊的自動吊裝設備升降騰挪,將集裝箱穩穩安置在貨船上,“駕駛員”只需端坐在數百米外的控制中心,操縱手柄,即可遠程操控。

      近年來,龍拱港以建成江北內河最大的智能化集裝箱示范港為目標,將“海港理念”引入到內河港口,打造集裝箱專業化、高度自動化港口,開啟了江北內河綠色化、智能化集裝箱運輸新模式。

      “龍拱港目前具備年吞吐量40萬標箱的能力。”濟寧港航龍拱港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工程師顧強介紹,今年1到5月,龍拱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8萬標箱。

      不僅如此,龍拱港還設立了山東省第一個內河水路運輸海關監管場所,開通了山東省首條運河外貿出口航線,“出口貨物可在港口實現裝卸、申報、查驗、放行一體化,進口貨物也可直接運抵龍拱港后進行清關。”濟寧港航龍拱港黨群工作部干事周博韜表示,這相當于將“出海口”通到了“家門口”。

      港航強、物流暢、產業興,借助京杭運河“黃金水道”通江達海的優勢,貫通南北的“水上高速”愈加通暢。

      文脈流長,古韻新風賡續傳承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深深烙印著運河痕跡的沿岸城市,浸潤著兼容并包的運河氣質,成為運河文明成果和文化創造的主要策源地。

      撐一艘搖櫓船,夜游臺兒莊,運河岸畔燈火輝煌,古城墻外人潮涌動,古街石橋、亭閣樓臺與粼粼水波交相輝映,再現“一河漁火、夜不罷市”的盛景。

      臺兒莊古城位于京杭大運河中心點,被稱為“運河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依托3000米運河故道和2平方公里城市街道,臺兒莊相繼修復古城墻、古碼頭等遺跡,一座富有歷史氣息的古城煥發新生。

      在中國運河招幌博物館,10余處京杭大運河流域內的中華老字號店鋪被生動還原,600余件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店鋪牌匾和招幌令人目不暇接。臺兒莊古城內,諸如此類的文化展館有40余座。

      魯南花鼓、運河號子、漁燈秧歌、柳琴戲、華幡舞獅、火龍鋼花……在臺兒莊,豐盛的非遺文化盛筵,展現出“動態”的運河文化;東門迎賓秀、西門投影秀、船形街《河·聲》沉浸式演藝等,也成為延續古城文化脈絡、強化古城夜游名片的重要表達。

      大運河的故事,在千年水脈中蕩漾,在古城的新生中傳揚。運河之水孕育的文明智慧,成為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時至今日,依然顯示著強大的生命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