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法治+”理念助力審批工作行穩致遠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依法履職、依規用權,以“法治+”理念守好審批底線,擦亮服務窗口,讓“審批有矩、服務無距”成為審批工作主旋律。
新入職人員如何快速掌握法定職責?如何更加高效地推進行政審批程序標準化?審批的后半篇文章如何做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給出的答案是:強化法治基礎建設,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夯實審批工作根基。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編印《行政權力事項歷史沿革文件匯編》作為審批工作的基礎資料和“工具書”,全量收錄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成立以來各級各類文件協議115份,320余項行政權力事項完成“顆粒化”梳理,確定176項最新事項清單,保證權力來源合法、職責規范清晰;在全省率先探索行政許可案卷標準化,制定《行政許可案卷歸檔整理零基礎模板》,向縣市區推廣復用,先后開展“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行政執法案卷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倒逼行政行為規范嚴謹;全面強化審管銜接工作,聯合23個部門單位厘定事項清單、確定推送方式、明確聯絡人員,自2023年7月以來,推送審批信息4.3萬余條,實現行政審批與監管執法雙向奔赴、無縫銜接;開展行政審批檔案攻堅,歷時9個月完成82個業務事項、38426件紙質存量檔案的規范化整理和數字化加工,高標準建成標準化智能檔案庫房,全面實現審批有依據、過程有痕跡、事后可查詢、全程可追溯。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聲”從何處來?如何解決一個、規范一類?如何用最小成本實現政府和企業群眾的雙贏?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聚焦訴源治理,強化制度支撐,打造行政爭議前端化解新“楓”貌。
2023年8月“政務服務熱線”先后收到多條咨詢“網約車從業資格辦理政策”的電話,反映出“網約車從業資格”相關政策知曉度低的問題,相關科室立即著手,針對企業群眾咨詢量大的事項進行集中宣傳解讀,提升了政策知曉度,有效預防矛盾糾紛的產生,真正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到實處。同時,行政審批局建立“1+11”依法行政制度體系,通過制度約束行為,壓縮自由裁量權,特別是圍繞重大復雜敏感類事項,創新“三級會審”機制,以集體討論把控風險。在建筑業企業資質事項實施過程中,因政策變化引發了企業集中訴求,為避免矛盾問題激化升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通過“三級會審”確定了5條針對性對策,將企業反映集中的問題“打包”解決,通過優質的政務服務供給讓企業感受到發展變化,持續提升企業滿意度,類似會審實施以來開展20余次,平穩解決苗頭問題50余個,2022年以來實現了行政訴訟“零新增”。
針對市縣兩級行政審批部門“業務相通、問題相似”的特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常態化開展市縣兩級典型案例研討,對審批中的傾向性、風險性問題提出預警及治理建議,分享法治工作先進做法及經驗教訓,例如隨著行政審批工作的不斷發展,行政許可的撤銷、注銷和撤回工作逐漸增多,但具體流程一直處于空白,市級審批部門將外出學習成果與日常工作經驗相結合,探索出“行政許可退出工作規程”,對撤銷、注銷和撤回行政許可程序進行了明確,并向縣級審批部門進行推廣,極大降低了工作中程序違法的風險,守好行政審批法治底線。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蘇婷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