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文明實踐“益”起來,群眾生活“美”起來
文明是美好,是溫暖,更是力量。去年,肥城創新打造“文明實踐‘益’起來”品牌,通過整合資源力量,推動全民參與、人人受益、共建共享,構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文明實踐新格局。如今,這一品牌引領新風尚,讓心田浸潤文明馨香、讓生活“美”起來。
直面文明實踐群眾需求
聽志愿者講述幾十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務感人故事,聽鄉村“老把式”感念觀念時代變遷,看沒落山村變身華麗景點……在文明之風的浸潤下,巍巍泰山西麓、世上桃園——肥城,激蕩著時代的回響,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在這里持續綻放。2022年,肥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已全部實現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五有”標準全覆蓋,文明實踐服務有了載體。
“文明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要讓文明服務深入群眾的心坎,才能讓群眾生活真正美起來。我們希望通過激發文明實踐內生動力,推進文明實踐提質培優‘長流水、不斷線’。”肥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孫甲勇說,他們直面以往文明實踐服務群眾不夠精準、資源整合不夠充分、形式載體不夠豐富等亟待解決的問題,著力推動肥城文明實踐提檔升級、提質增效。
為此,肥城市把2023年作為文明實踐質效提升年,創新打造“文明實踐‘益’起來”品牌。該品牌項目圍繞推動文明實踐全民參與、實現全民受益,以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平臺,以志愿服務項目為紐帶,以文明積分管理為抓手,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創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形式載體,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構筑文明實踐新格局
“文明實踐‘益’起來”項目通過明確文明實踐全民參與、人人受益、共建共享“一個目標”,抓好群眾需求、資源供給、服務項目“三單管理”,實施社區(村)、轄區單位、社會組織、愛心商家、熱心居民“五方聯動”,開展站點同鑄、思想同頻、活動同辦、品牌同育、難題同解、成果同享“六同并進”,構筑了文明實踐新格局。
精準摸底調研,抓好“三單管理”。肥城市立足于精準化、專業化、便利化、常態化項目運作,深入廣泛進行調研,摸清了群眾需求、社會資源、服務項目,形成群眾需求清單、資源供給清單、服務項目清單等三項清單。全市61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入戶調查、發放問卷等形式,收集群眾需求2600余條,建立群眾微心愿檔案,形成居民群眾需求清單;策劃公布“幸福食堂”“愛心書屋”“小院講堂”“健康小屋”等“五為”志愿服務項目清單3000多個,組織各服務隊認領實施,將惠民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整合資源力量,實施“五方聯動”。肥城市依托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搭建平臺,志愿項目為紐帶,聯動五方資源力量,擴大了志愿服務“朋友圈”。聯動社區(村),搭建橋梁紐帶。各社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月召開一次項目議事會,研究推動項目實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0多個。聯動轄區單位,下沉資源力量。120多家市直雙報到單位、常駐轄區單位,提供政策宣講、技術培訓、文化服務等1200場次。聯動社會組織,激發志愿活力。市愛心公益協會、市義工協會等60多家志愿組織、文化文藝團體,發揮優勢特長,常態化為群眾提供愛心陪伴、義剪義診、應急救援等貼心服務。聯動愛心商家,投身慈善公益。1800多家愛心商家、愛心企業參與愛心捐贈、冠名贊助、消費優惠等折合價值2000多萬元,為文明實踐提供資金、物資支持。聯動熱心居民,帶動全民參與。1.5萬名模范榜樣、“五老”人員、文化人才等熱心居民加入志愿隊伍、投身文明實踐,參與故事宣講、送戲下鄉等志愿服務。
創新形式載體,開展“六同并進”。項目通過完善載體平臺,著力實現提升陣地,站點同鑄;深化宣講,思想同頻;聚焦需求,活動同辦;優化服務,品牌同育;情系民生,難題同解;實踐文明,成果同享。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優化的志愿服務模式,增進了文明實踐吸引力、向心力,提高了群眾參與積極性。
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生活
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實踐站扎根群眾,一支支朝氣蓬勃的志愿隊伍活躍百姓,一次次內容豐富的志愿行動溫暖民心……“文明實踐‘益’起來”項目以各種方式融入群眾生活,促進了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普及、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踐行,把黨的志愿關懷送到群眾身邊,切實提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弘揚了時代新風。2023年,肥城開展文明實踐“益”起來活動5500多場次,參與志愿者5萬多人次,受益群眾15萬多人次,目前帶動注冊“肥城紅”文明實踐志愿者24.3萬人,各類隊伍4700多支,累計服務時長2000多萬小時,有力宣傳普及了黨的創新理論,倡導踐行了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了群眾幸福感。項目精準聚焦群眾需求,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圓夢政策普及、文化服務、醫療健康、助學幫扶等群眾微心愿2600多個,掀起了文明實踐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熱潮。培育了一批品牌項目。肥城深化培育的文明實踐“益”起來延伸項目——村村“益”起趕大集、社區鄰里“益”家親項目,搭建了文明實踐新陣地,推動了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擴大了文明實踐影響力。文明實踐“益”起來相關經驗做法先后在中央、省、市媒體宣傳報道,并入選全省“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100個優勝項目,參加了全省和泰安市“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活動,榮獲泰安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項目獎和肥城工作創新獎,擴大了文明實踐影響力和覆蓋面。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鄭凱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