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紅色故事 育時代新人 “紅色四點半”課堂“走新”更“走心”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審核 陳茂榮)“前線防御陣地上炮火連天,每天24小時分不出黑天白天,每個戰士即使休息也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盡了一個軍醫的天職,我想,即使我明天不幸犧牲,我也無愧于祖國和親愛的戰友。”近日,泰山區岱廟街道花園社區活動室“紅色四點半”課堂上,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的學生深情地誦讀劉在海《戰地日記》中的片段,感受這位戰斗英雄的堅定信念和愛國情懷,內心深受觸動。
聽戰斗英雄講述講黨史軍史、英烈故事,閱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如今,“紅色四點半”課堂已成為我市少年兒童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新陣地。
2021年7月,泰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銀耀岱下”軍休黨員志愿服務隊發起了“紅色四點半課堂”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利用青少年放學后、家長下班前的這段“真空”時間,組織軍休干部發揮自身特長優勢,進校園、進社區、進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宣講,創新服務模式,向青少年傳遞“紅色正能量”。
“軍隊離退休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經過部隊大熔爐的錘煉,他們政治堅定,經驗豐富,具有奉獻精神。‘紅色四點半’課堂豐富了孩子們課余文化生活,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在潛移默化中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充分發揮了軍休干部先鋒模范和紅色引領作用,為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服務社會搭建了平臺。”泰安市軍隊離退休干部服務中心服務管理科科長白洪光說。
劉在海曾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堅守在老山前線最前沿陣地340天,冒著敵人激烈的炮火,現場搶救100多名傷員,出色完成戰場救護任務,榮立戰時二等功。退休后,他又成了軍休黨員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員。“我走進課堂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就是要告訴年輕的一代,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希望他們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刻苦學習,努力攀登。”劉在海說。
傳遞革命薪火,播撒紅色種子。軍休干部志愿者走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孩子們講黨的光輝歷程、講戰斗故事、教唱紅歌,弘揚紅色精神;走進校園,將紅色教育延伸到學校課堂上,積極開展紅色宣講、國防教育等,將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進教育基地,在泰安革命烈士陵園、徂徠山武裝抗日紀念館,為孩子們講述發生在泰汶大地上轟轟烈烈的英雄抗戰事跡,讓紅色精神根植青少年心中,讓革命薪火在青少年一代傳承發揚。在弘揚紅色文化的同時,軍休黨員志愿者還為孩子們開展書法、繪畫等興趣輔導,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課堂上,愛好書法繪畫藝術并頗有造詣的王援朝、張英等軍休黨員干部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們學習書法,為孩子們講述書法的發展歷程,激起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我們最喜歡聽這些爺爺講紅色故事,先輩們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讓我很感動。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傳承好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一個孩子說。自“紅色四點半”課堂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開展以來,有106名志愿者參與其中,共舉辦“紅色四點半”課堂460場次,受眾達12萬人次,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一顆顆紅色的種子,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白洪光表示,接下來,軍休黨員志愿服務隊將繼續扎實做好“紅色四點半”課堂志愿服務項目,引導軍休干部發揮余熱、奉獻社會,講好紅色故事,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帶進課堂、走入青少年的心靈,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注入軍休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