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安 > 正文
  • 泰安啟動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 耕好汶陽田 筑牢“泰山糧倉”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悠悠汶河水,數千年來一直為文人墨客所詠唱。它流經之處形成的沖積平原,成為沃土,養育了一方兒女,造就了馳名于世的“汶陽田”。

      自古以來,“汶陽田”都以豐裕的產出引人關注。古代,它是兵家必爭之地,齊魯兩國交伐于此。新中國成立后,在“農業學大寨”期間,這里又成為農業高產地的典型。深厚肥沃的土壤、豐富的水資源、良好的灌溉條件……旱澇保收的“汶陽田”聲名遠播,一直以“泰山糧倉”著稱。如今,隨著泰安啟動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這里將承接起糧食單產提升的重任,廣袤田野必將奏響高亢的“豐收之歌”。

      “汶陽田”的新重任

      6月13日,我市夏收工作順利完成,夏種工作有序銜接。14日,在“汶陽田”腹地肥城市汶陽鎮,各式播種機在田野上馳騁,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在北斗導航設備的“加持”下,種糧大戶楊國柱的無人駕駛播種機循著規劃路線自動行駛,機手們則聚在田邊,喝著茶聊著天,時不時抬頭查看播種進展。“以往我們開著拖拉機播種,一邊往前開,一邊側身回頭看行距,一天下來,身子都擰得疼?,F代化智能設備就是好,播的種不僅等行、等距,而且效率高。”楊國柱說,如今,鎮上的11臺裝備北斗導航設備的播種機正在全力作業。

      從最初的賣農資,到如今流轉土地當起種糧大戶,今年53歲的楊國柱一直和土地打交道。“國家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視,雖然土地面積是有限的,但種植技術提升前景是廣闊的。種子品種、田間管理、裝備技術、收獲減損……每個方面對于提高單產都有很大關系!”楊國柱說,他關注到了泰安將開展的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在他看來,這將為汶陽田糧食單產提升開出“良方”,為腳下的沃土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如同楊國柱所期待的那樣,6月14日,全市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從今年夏種開始,全市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工作正式啟動,這賦予了汶陽田新的重任。

      目標是推動糧食穩定增產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只有種好中國糧,才能端好中國飯碗。多產糧、產好糧也一直是人們的夙愿??梢哉f,建設汶陽田“泰山糧倉”,是責任所在,亦是現實所需。

      “當前,我市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557萬畝左右,單一靠增加面積提高糧食產能比較有限,必須通過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深挖增產潛力。”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省委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深化“齊魯糧倉”建設,開展區域性整建制“噸糧”“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今年4月份,國務院印發了《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確定“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從今年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從我市來看,以“泰山糧倉”著稱的汶陽田在促進糧食單產提升上有著明顯優勢和較大潛力。“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和專家充分論證,我市于今年夏種啟動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工作。”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5月29日,《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

      汶陽田“泰山糧倉”建設工作,將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點帶面、梯次推進”的思路,依托汶陽田優越的農業生產條件,集約項目、集成技術、集中投入,爭取到2027年建成“百畝攻關田”6個、畝產達到1.7噸以上,建成核心區50萬畝、畝產達到1.5噸以上,輻射帶動糧田120萬畝、畝產達到1.2噸;力爭建成“噸糧縣”2個,推動全市糧食穩定增產。

      重點實施“七大行動”

      建設汶陽田“泰山糧倉”,我市將重點實施“七大行動”。

      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推廣“減壟增地”,50萬畝核心區逐步建成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實現全覆蓋,農田道路通達度和宜機化率達到100%。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工程,打造高標準農田“泰山樣板”。

      現代種業振興行動。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泰山種·放心種”種業品牌。加強新品種培育,篩選推廣高產高效多抗等適宜區域種植的優良品種10個以上。推行統一供種,確保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農業科技創新行動。組建糧食生產科技專家隊伍,聘請省內外專家,開展技術攻關和培訓指導。完善“一主多元”農技推廣體系,形成以市縣鄉三級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新型經營主體等多方參與的農技推廣試驗展示區6個。

      農機裝備提升行動。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推動農機裝備優化升級。推廣應用高性能播種機,不斷提升播種質量。加快應用植保無人機、北斗導航自助駕駛拖拉機和聯合收獲機,核心區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水平達到99%以上。

      數字技術賦能行動。綜合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打造區域大數據平臺1個、糧食種植智慧農業應用基地6個、高標準農田數字化樣板5萬畝,培訓智慧化農業服務人員2000余人次。

      社會化服務行動。培育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核心區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500家。核心區重點鄉鎮托管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圍繞重點鄉鎮打造區域社會化服務中心16處。

      加工能力提升行動。鼓勵核心區重點鄉鎮發展就地加工和特色加工產業,培育一批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糧食年加工能力50萬噸以上企業5家,打造糧食加工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5家。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鄭凱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