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丨金色麥浪 守望豐收
麥浪翻滾,沃野生金。時下,小麥進入集中收獲期,鄉間田野進入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機收時刻,一臺臺小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秸稈打捆機、播種機來回穿梭,看金燦燦的小麥,農民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汶河兩岸 沃野流金。
△收割機轟鳴前進,奏響了麥收的序曲。
風吹麥浪,金穗飄香。汶河兩岸,小麥接連成片,一望無垠,數臺聯合收割機轟鳴馳騁,收割、脫粒、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氣呵成。在肥城市汶陽鎮李店村,一幕幕農忙場景在田間地頭火熱展開。“我今年承包了400余畝小麥,通過采用單產提升和機械化收割減損等技術,今年畝產量較去年增產100斤左右。”肥城市濟民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國柱說。在肥城安駕莊鎮現代農業高標準糧食生產示范田里,機手們駕駛收割機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通過規范節糧減損操作,減少糧食在收割環節的損失,確保顆粒歸倉。
△機聲隆隆,麥浪滾滾。
△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
△秸稈打捆運往養殖場。
走進寧陽縣鄉飲鄉常屯村,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一臺臺秸稈打捆機在麥地里穿梭忙碌,將秸稈迅速收集、壓縮成緊實的捆狀,這些草捆被一一裝上運載車,運往豐慶牧場、永森奶牛等附近養殖場,作為牲畜飼料進行儲存,成了養殖企業眼里的“香餑餑”。
△鐮刀揮舞,重拾夏收記憶。
△顆粒歸倉。
△晾曬麥粒。
△豐收的喜悅。
夏糧豐收,全年主動。全市各地農民搶抓農時,力保夏糧顆粒歸倉,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截至6月10日,全市已收小麥261.17萬畝,占應收面積的92.29%,泰汶大地喜看豐收糧滿倉,處處夏收忙。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徐文莉 鄭凱 攝影: 陳陽 隋翔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