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假日市場活力足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鄭凱 通訊員 紀宗玉 宋明志 陳肖艷 審核 陳茂榮)一頂帳篷、幾把椅子、三五好友喝茶烤串聊天……6月8日,端午假期第一天,位于肥城老城街道的肥子茶園野奢露營地又熱鬧起來。一頂頂帳篷點綴在綠草地上,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游客們或圍坐在帳篷外,享受著悠閑的時光;或帶著孩子在草地上嬉戲玩耍,笑聲此起彼伏。
“這里樹林茂密,緊靠茶園,空氣和風景都很好,很貼近大自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以消除一身的疲憊,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游客周先生說。
肥子茶園野奢露營地擁有6套帳篷配置,營地還提供帳篷租賃、餐飲、篝火晚會等配套服務。端午期間的預約非常火熱,預計假期期間接待游客800余人次。
“我們還結合肥子茶園,融入休閑娛樂和旅游體驗,設置觀光茶園、茶文化展示等功能景觀,形成一處集住宿露營、美景、游樂、休閑、茶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一站式度假勝地。”肥子茶園負責人孫衍鵬說。
仲夏伊始,陽光正好,正是研學旅行的好時節。端午假期的第一天,位于安臨站鎮的圣井峪民宿旅游度假區迎來了一批特別的游客——一支由小學生組成的研學團隊。他們在老師和導游的帶領下,走進了這個充滿歷史底蘊的景區。
“兩三片粽葉錯開折疊成漏斗形狀,先放江米再放紅棗,江米和漏斗口持平,折疊粽葉用棉線纏繞粽子系上活扣即可。”孩子們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始了包粽子的學習。他們認真地觀察著每一個步驟,每一步都力求完美。
“我以前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但不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也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這次活動讓我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粽子的制作過程,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前來參觀的學生表示。
拓片已在歷史長河中沉浮千年,源自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手工課堂上,小學員們跟隨著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進行操作,噴水、上紙、捶打、上顏色……他們稚嫩的臉上滿是認真,在這些極需耐心和細心的步驟體驗中,孩子們慢慢掌握了拓片的制作要領,經過不斷地調整和嘗試努力,最終拓出了屬于自己的作品。
今年以來,圣井峪景區憑借其獨特的農耕體驗、豐富的非遺文化體驗以及寓教于樂的手工課堂,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100多個研學團隊和超過1萬余名師生前來參觀學習。
“邊游玩邊看風景,還能體驗民俗文化,這一趟來得值。”在孫伯鎮五埠嶺伙大門景區,伙大門胡同內的“非遺工坊”受到游客熱捧。桃木雕刻、岱宗傳拓、許氏面塑、劉氏布藝、泰山艾灸等20余項省市級非遺進行了展示展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購買。
“桃木劍、桃木斧、桃符這些小雕刻件依然很暢銷,像是桃木如意、桃木看盤這些大型擺件賣得也很不錯,肥城的桃文化名聲在外,游客對我們的桃木雕刻都非常認可。”桃木雕刻非遺傳承人程銀貴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