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大宋不夜城點燃夜間經濟“新引擎”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位于泰安市東平縣的大宋不夜城的街巷被繁星般的燈光點亮,漫步青石板路上,流光溢彩的燈火、翩若驚鴻的古裝仕女、琳瑯滿目的美食,讓人仿佛穿越到宋朝的市井,移步換景間,滿眼繁華。
大宋不夜城、東平縣集古鎮風情與宋文化街區于一體的全新旅游項目,于2023年1月7日正式向游客開放,對繁榮夜經濟、拉動消費起到有效促進作用,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超過408.54萬人次,成為東平文旅產業的金字招牌。以大宋不夜城為依托,東平縣在踐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相融創新發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成功路徑,有效推動東平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
精準定位 塑造宋文化體驗新地標
東平,位于魯西南,隸屬泰安市,總面積1343平方公里,山區、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特殊的資源稟賦,悠久的歷史文化,淳厚的民俗風情,共同孕育了東平極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資源。
作為我國北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山水自然資源的富集區,近年來,東平搶抓黃河戰略機遇,探索以文化引領旅游、以旅游促進文化傳承的方式,實施重大文旅項目,推動文化和旅游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反復研判、幾經探索的基礎上,東平將宋文化定位為文旅發展的精神內核,將大宋不夜城打造成文旅產業的金字招牌。
“東平牢牢鎖定‘山東夜間旅游新地標’這一市場定位,將改造后的水滸影視城冠名為大宋不夜城,盤活原水滸影視城資源,一街一品、一店一色,集夜景游覽、民俗體驗、美食品鑒和情景互動四大賣點于一體,讓宋代時期經濟文化的繁榮景象得以良好呈現。”東平縣文旅局局長劉華介紹,東平高起點規劃,按照“一街兩巷多點”模式,大宋不夜城項目分三期改造提升,一期主要建設500米長的華燈錦里不夜城長街、篝火擂臺、東平湖女雕塑和行為藝術表演臺;二期建設無動力樂園、森林秘境、煙雨巷、夜宴巷、樂華巷等街區;三期為水上魚火鍋、特色民宿等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東平共改造提升景區面積2.5萬平方米,設置行為藝術表演18幕、美辰打卡11處,打造了集游、購、娛、秀為一體的商業街區。
為塑造宋文化體驗新地標,東平縣以游客穿越到宋朝為基調,以特色餐飲+非遺體驗+休閑游樂為亮點,培育推出非遺表演、民俗活動、VR體驗、煙花秀、萬眾祈福、打鐵花等30多項特色業態,策劃實施大型實景馬戰《三打祝家莊》、古裝實景劇《武松怒殺西門慶》等眾多精彩演藝,保持了原“水滸”品牌下的古城氣息,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夢回大宋”的穿越感。
創新機制 推動產業轉型發展
東平,水滸文化發祥地之一。始建于2009年的水滸影視城是東平大宋不夜城的前身,當時作為國內重要的古裝戲拍攝基地曾火爆一時,但隨著古裝劇熱度的下降,近年來其經營狀況一直不佳。
為尋求突破,東平縣委、縣政府決定引入市場機制,將景區管理運營全權交付給國有公司東平湖文旅集團,由其負責景區建設和市場開拓。2022年初,東平湖文旅集團與西安錦上添花文旅集團合作,聯手打造不夜城模式,將特色美食與市井街巷、燈光藝術、演出活動等融為一體,既豐富了不夜城街區的文化內涵,也喚醒了民眾的消費熱情。東平湖文旅集團(甲方)還與西安錦上添花文旅集團(乙方)簽訂客流量對賭協議,乙方向甲方繳納運營考核金300萬元,以一年為期限,如客流量達不到300萬人次,該考核金不予退還;如超過300萬人次,則根據超過的游客數量,由甲方按每人次10元的標準給予乙方以獎勵。這一市場化手段有效改變了政府兜底模式,讓景區在市場機制調節下發揮出了最大潛能。
在大宋不夜城管理運營過程中,東平縣以市場機制為導向,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統一核算、統一品牌”的企業集團運營模式,引入特色美食、非遺商鋪120家,按照聯營扣點模式進行合作,既豐富了景區旅游內容,更保證了商戶利潤,實現互利共贏。
在旅游過程中,旅游要素對游客體驗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東平縣不斷完善旅游要素,大宋不夜城運營以來,建設重點旅游碼頭7個,生態停車場4個、新增車位3300余個,改建高標準衛生間132個;按照四星級標準改造提升大酒店2家,引進連鎖酒店、發展星級漁家樂、農家樂300余家;推出東平湖野生魚湯、東平粥等當地特色飲食,提升東平湖特產、全魚宴、湖鮮宴品質,創新研發的東平湖“大魚四吃”榮獲“新時代 新魯菜”《我最喜愛的新魯菜》和《最具價值新魯菜》兩項大獎。
文旅融合 “旅游+”譜魯風宋韻新篇
東平作為宋文化和水滸文化的重要富集區之一,堅持做大“夢回大宋”IP,把大宋不夜城成功打造成北方罕見、全省唯一的宋文化體驗新地標,從建筑風格、節目創編,到風味美食,全要素發力、全環境打造,勾欄瓦肆、茶館酒家,一街一品、一店一色,形成了夜景游覽、民俗體驗、美食品鑒和情景互動四大版塊,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大宋繁華的市井文化。
大宋不夜城景區在經營過程中積極探索“夜色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路徑,努力叫響“夜游東平湖”品牌,將環東平湖84公里范圍內的重要景區景點串珠成鏈,游客步入景區,紅外感應燈陸續點亮,收到了移步即景、步步生花的網紅效果。大宋不夜城開城以來,“月月有活動,周周有亮點”,先后舉辦啤酒節、電音節、小龍蝦節和無人機表演等特色活動,帶動景區周邊及縣城內各大賓館、酒店入住率提升70%以上,東平特色餐飲全魚宴、湖鮮宴備受青睞,湖邊民宿、漁耕研學等鄉村旅游持續走紅。
以大宋不夜城為龍頭,東平縣發揮“旅游+”模式的綜合帶動作用,持續放大東平文旅品牌效應,“旅游+研學”,推出戴村壩博物館——水情教育、東平博物館——地域文化教育、昆山黨性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濱湖濕地——自然相伴等10條“研學精品線路”;“旅游+農業”,對接全縣設施農業、生態漁業“雙30萬畝”戰略,打造集觀光旅游、科普教育、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生態觀光綜合體,帶旺鄉村經濟;“旅游+體育”,先后舉辦全國“行走大運河”、國際龍舟賽、華東釣魚大賽、環湖馬拉松等賽事,打響環東平湖體育賽事品牌,實現以景引賽,以賽促游;“旅游+民俗”,開展黃河大集、春節大廟會、上元花燈會等節慶活動,打造塘坊、浮糧店、昆山等20個民俗文化旅游村,拉動旅游消費持續火爆。精細化、品質化的旅游服務和產品選擇,與大宋不夜城的美譽度“雙向賦能”,讓東平能夠吸引更多游客留下來、玩起來、還想來。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攝影 隋翔 通訊員? 張歡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