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街道:紅色合伙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 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肥城市新城街道聚焦財力投入不足、資源統籌利用不充分、社會力量參與服務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創新建設“紅色合伙信用治理體系”,推出“紅色合伙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此平臺旨在通過信用積分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并攜手市直單位、企業和公益組織等紅色合伙人,共同構建起多元共治、開放共享的“信易+”惠民便企應用場景。平臺采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實現信用數據的實時動態管理和可視化呈現,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信用規則有章可循
制度規則是支撐“紅色合伙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正常運行的基石。健全架構,凝聚力量。街道制定《新城街道“紅色合伙信用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組織架構。各社區成立紅色合伙信用治理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紅色合伙項目考察審核小組、信息采集員隊伍、信用積分議事會等,積分信息由網格員、樓院長負責采集,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退休干部和居民代表進行評審,凝聚力量把好“信用關”。統一細則,規范流程。以信用積分兌換為抓手,街道進一步歸集整合社區需求清單,綜合時長、難度等標準差異化制定并公開展示《居民守信積分細則》,與街道簽訂《紅色合伙共建共治協議書》的單位和個人均按照《“紅色合伙人”奉獻積分管理細則》納入管理。創新星級,激發活力。為激勵居民提升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街道在《肥城市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實施方案》要求的四檔七級基礎上將A+等級以上設置劃分紅色合伙人信用星級,分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5個等級,星級越高享受的優惠政策更多、力度更大,企業、社會組織等單位直接成為紅色合伙人,積分達到1050分及以上的居民可升級成為紅色合伙人。
信用信息互聯互通
為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信用管理效率,新城街道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不同社區之間或不同平臺之間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交互。平臺無界,信息互通。街道“紅色合伙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與桃都善治平臺數據同步歸集收納,居民信息全部納入信用體系內,目前從桃都善治平臺導入居民檔案信息29萬余條,錄入紅色合伙人檔案信息6567條,實現信用信息全覆蓋。跨域社區,互聯服務。不論是單位還是個人,紅色合伙人可跨社區進行簽約和服務,擴大奉獻范圍。街道根據這一特性,在平臺創新設置檢索功能,社區可在全街道檢索紅色合伙人,避免社區重復錄入信息。同時,紅色合伙人在各社區的累計積分作為評定星級的標準,激勵他們更加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服務活動。歲末表彰,兌換隨心。街道規定各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開展信用積分兌換,積分兌換后,“紅色合伙人”身份和星級不變。在當年度內表彰時依全年累加信用積分計算,不受積分兌換的影響。同時,守信積分、奉獻積分的累計周期以年為單位,當年積分在次年1月10日前組織兌換,放寬了居民和紅色合伙人的兌換時間。
信用評價共建共享
街道鼓勵居民和紅色合伙人通過誠信行為積累積分,兌換信用榮光。積分活用,物榮皆獎。居民和紅色合伙人可根據累積的信用積分兌換優惠券、查體卡、生活用品等物品或服務,街道累積賦分35萬分,兌換項目共計40.5萬元。信用等級高的個人、單位可參與誠信之星、“十星級文明幸福家庭”評選等榮譽表彰。“信易+”場景,齊享優惠。街道聯合市場監管所、衛生院等紅色合伙人,簽訂《紅色合伙“信易+”應用場景簽約協議書》,開發“信易醫”“信易貸”“信易影”“信易購”“信易閱”“信易餐”等“信易+”惠民便企應用場景7類,共28個,以信用撬動實體經濟發展,增強居民守信獲得感,全面營造起“守信有益”“信用有價”的價值導向。激活自治,共治共享。“紅色合伙信用治理體系”和“紅色合伙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的建設,有效激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治理。2023年以來,全街道已陸續開展“紅色合伙服務大篷車”志愿活動24場,受益群眾達3萬余人次。居民通過議事商討解決安全隱患、環境衛生、排除噪音、規劃停車位、鄰里矛盾等社區治理問題3000余件,居民逐漸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治理”,信用積分激發社區自治新活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