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書寫綠色畫卷
烏梁素海,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譽。20世紀90年代,由于對生態保護重視不夠,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涌入烏梁素海,這顆“明珠”一度被百姓失望地喚作“污水盆”。
經過綜合治理,烏梁素海的水清了,曾經因水質惡化而離開的鴻雁回來了,“塞外明珠”重現光彩。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曾經,長江沿線在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在生態方面付出了代價。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振聾發聵。
數千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城鎮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船舶污染等治理短板加快補齊……
經過治理,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水平有所提升,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海平面升高、極端天氣頻發、生態系統失衡等。全球氣候變化成為全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
中國向全世界作出莊嚴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我國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大力推動能源革命,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總策劃:劉健
策劃:李拯宇
出品:孫志平
監制:米立公
統籌:李薇 祁星 呂馨慧
編導:馮國芮
記者:達日罕 葉紫嫣 彭菁 曲瀾娟 岳文婷 李雨澤 盧書劍
報道員:石磊 王云 趙靖 王鐵 陳航宇 閆晨昊 賀顯然 王海若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通訊社出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