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泰山文苑丨品讀泰山
□苑勝龍
泰山,一部古老而厚重的典籍。
身為泰山的虔誠追隨者,日夜與其為伴,聆聽山石低吟,沉醉林木曼舞。研讀它綽約多姿的風華,探尋其深沉幽微的奧秘,感受這絢麗燦爛、與眾不同的世界,猶如醇美甘釀,日日難忘。
泰山,一個瑰麗多姿的奇幻世界。它從遠古的混沌中破繭而出,自海洋的深淵之底沖天而起,歷經陰陽造化的玄奧,數億年的堅韌與不屈,幾千年的智慧與光芒,凝聚成一片426平方公里的神奇樂土。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高地上,每一塊峭壁巉巖、每一道山谷溪流、每一處林木綠地,都仿佛被某種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雕琢得玄妙而壯美,展現出“一山而兼數十百山之形狀”的鐘靈毓秀。
泰山之雄,在于其峰巒疊嶂、渾厚磅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盡顯其雄風與豪情;“根盤齊魯兮,不知其幾千百里”,彰顯其穩固而遼遠;壁立千仞,“秀極沖青天”“鎮坤維而不搖”,威儀中又不乏柔美。這些特質共同構筑泰山獨有的景象、氣勢和境界,凸顯出泰山的宏大、豪放、壯觀和輝煌,讓人感受到那頂天立地的莊嚴肅穆與堅毅厚重。
泰山之幽,在于其靜謐而唯美。后石塢云蒸霞蔚,恍若人間仙境;天燭峰怪石嶙峋,恰似天工開物;三潭疊瀑的山泉溪流,點綴其間;桃花源之彩石溪,宛如天工神筆繪就的瑰麗長卷。而泰山的花草林木更是生機勃勃。它們的根系執著地扎入巖土,枝葉頑強地采摘陽光,軀干盡情地舒展心胸,綻放出四季殊色的多彩斑斕。松柏蒼翠,國槐遍布,銀杏參天,紅葉滿綴,野生花卉在山澗競相綻放。“層巒雜樹翠交濃”,共同編織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岱頂風光。 通訊員供圖
泰山之韻,在于其偉大且卓越。歲月的積淀賦予它風骨的堅實,自然的雕琢又授予它堅毅的品格。攀登這座山峰,用心去品讀它,用身去觸摸它,便能深感震撼。夜幕降臨,穿越岱廟,邁過紅門宮,拾級而上,直至中天門,攀登十八盤,抵達玉皇頂,一種征服與成功的喜悅在胸臆間升騰。仰望星空下的峰巒,看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在此得到最完美的詮釋。泰山以它靜默的身姿,與星辰對話,與歲月共鳴,讓人心生敬畏與思考:崇仰山岳的巍峨與偉岸,克服彷徨與畏怯,懷揣必勝的信念,讓生命在泰山的懷抱中成為莊嚴的永存。
千山疊翠,各有其華。此刻,我的思緒飄向家鄉的西山。家鄉的西山雖無泰山般巍峨壯麗,海拔不過數百尺,卻以其獨特的恬靜韻味和悠然魅力,默默守護著那片世外桃源般淳樸明凈的小山村。山腳下,一條清澈的小河潺潺流淌,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這里,是我童年的樂園,是我與伙伴們放飛歡樂、盡情嬉戲的圣地。在我心中,泰山與西山雖各具特色,但都散發著獨特而耀眼的光輝。泰山,猶如一位威嚴的父親,以其雄偉的身姿和沉穩的性格,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而西山,則如同一位慈祥的母親,用她的溫柔與包容,呵護著我的夢想與成長。它們共同構筑了我生命的雙翼,讓我在這片廣袤大地上找到夢想的家園,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平和與舒適。同時,它們也引領我探尋這片神奇土地上那些鐫刻著的歷史痕跡,書寫著的文化底蘊,承載著的人類智慧與情感。
石書讀不盡,千古一含情。細讀泰山石書,猶如走進藝術殿堂。俗語有云:“泰山之石,無石不銘。”作為泰山的靈魂,泰山石以其沉靜而堅韌的姿態,永恒地守護著這片古老而滄桑的土地。從秦李斯小篆,至漢張遷碑的隸書典范;從北齊的《般若波羅蜜經》石刻,到唐高宗與武則天《岱岳觀造像記碑》和唐玄宗《紀泰山銘》;從宋真宗《登泰山謝天書述二圣功德銘》的虔誠,到明太祖《去東岳封號碑》的決斷;直至清康熙帝的“果然”題字,以及現代星羅棋布的摩崖與碑刻……每一筆、每一劃都凝聚著刻石者為情愛所鐘,用足以配得上自然神韻的文格和才氣,將文化的色澤融入這片山石之中,賦予其美的生態和無盡的生命。泰山石,既有千言巨制的磅礴,也有精雕微刻的細膩。從“斬云劍”的深刻寓意,到“高山流水”的清雅意境;從“蟲二”的奇思妙想,到“如意”的美好愿望……山石與心境交融,豁達與胸襟輝映。泰山石,作為泰山的獨特象征,展示著自身的深美,展覽著不同時代人們的智慧與才華。的確,若無人類的創造與賦予,任何事物都將失去生命與靈魂,甚至成為無龍之水、土中明珠。
鋪展泰山畫卷,跨越千年歲月。放下塵世的紛擾與喧囂,沉醉于大地的脈動和山風的低語,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與那些歷史上偉大與神話般的人物進行心靈的對話:與孔子探討儒家仁愛之道,與李斯共謀天下大計,與司馬遷共歷屈辱與負重,與李白、杜甫共賞詩意浪漫,與丘處機共悟道家真諦……詩詞歌賦的悠揚、金戈鐵馬的激蕩、青燈鐘磬的寧靜,這些聲音在山間回蕩,讓人感受到身與心完全回到自然的懷抱,讓塵憂俗慮滌蕩一盡,只落下一片空明澄凈。在這里,回溯歷史的長河,與那些一統天下的帝王們進行心靈的交流。見證秦始皇的天下無雙、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唐高宗的文質彬彬、宋真宗的優柔寡斷……那些所謂“受命于天”的帝王們,他們虔誠與莊重地登臨朝拜,抖落出一連串的歷史鱗片:威嚴儀仗、詭秘行蹤,演繹出一場場曠世駭俗的封禪大典。他們冀望與上天對話,報天地之功,祈求“天”的庇佑,獲得精神寄托與生命歸宿。泰山,這部傳頌數千年的歷史巨著,逝去的、猶存的、有形的、無形的,古今世事,一切的一切,都在這里交織、碰撞、融合。
展開泰山裱軸,一個凝固的藝術世界。深入其中,品讀那些固化的建筑物、構筑物等獨特文化符號,細觀那些橋、亭、牌坊和盤路等精巧的附屬建筑,它們錯落有致、回環婉轉,隱含的“中和美”正是泰山魅力的源泉。泰山建筑群,依山而建、渾然天成,凸顯出“登天梯”的宏偉意境。從莊嚴的宮廷式建筑岱廟,到怡情的門戶建筑紅門宮、萬仙樓、壺天閣、南天門;從導向性建筑一天門、中天門,到賞景的臨溪建筑斗母宮、醴泉亭,以及聳立山巔的宗教祭祀建筑碧霞祠、玉皇廟……每一處都緊扣泰山雄偉主題、緊抓泰山莊嚴意境,巧妙地與自然造化融為一體,展現人類的思想、智慧、感情、性格與才華,蘊含人們對泰山的敬畏與熱愛。它們與有生命的秦松、漢柏、唐槐、銀杏等植物相依相存,共同構筑泰山獨有的莊重與神圣。
翻閱泰山卷冊,猶如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沉浸其中,感受大自然的原始與純粹,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璀璨,哲學的深邃與美學的極致……尋覓自然的奧秘與人生的真諦,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像泰山那樣,如西山這般,堅忍不拔,屹立不倒;守護家園,熱愛故土;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光芒,讓這個世界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滿希望與力量。
泰山,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大書!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