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肥城市于訓剛:卸下戎裝志不移 身殘志堅勇擔當

      他是一名鐵骨錚錚的熱血男兒,服役兩年,在南寧邕江抗洪搶險中打過頭陣、當過尖兵;他是一位身殘志堅的新型職業農民,退役不褪色,勇擔先鋒創事業,扶危濟困報國家;他就是長順源農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于訓剛。


    ?

      于訓剛,1982年出生,肥城市邊院鎮張莊村人。懷揣著軍旅夢,18歲的他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曾參加2001年廣西南寧邕江抗洪搶險,所在連隊獲集體三等功,個人被評為優秀士兵。2002年12月退役回鄉,正值青春年少、想大展身手的時候,22歲的于訓剛卻遭遇了意外車禍,導致他右臂骨折,右腿粉碎性骨折。雖然經過多次手術,但右臂叢神經損傷無法恢復,基本喪失功能,落下了終身殘疾。既沒有穩定的工作,也沒有談婚論嫁,命運仿佛對他宣判了死刑,那段時間他幾乎不出門不言笑,精神極度頹廢。后來,在家人和戰友的開導鼓勵下,靠著在部隊鍛煉的鋼鐵般的意志,他堅持咬牙恢復性鍛煉,從練習左手寫字、左手拿筷子開始,慢慢重拾信心,終于站了起來。


    ?

      2003年至2013年,是于訓剛成長的十年,最初身體沒有恢復的時候,他先堅持用左手寫字,查閱有關機械維修方面的書籍;在扔掉拐杖能獨立行走的時候,他就開始嘗試自己維修農機,后來也做過養殖業,幾次跌入谷底又掙扎著重新站了起來。曾經的軍旅生涯讓他的內心強大,跌不倒、打不垮,他把生活的磨難當成向上的階梯,踩在腳下,一步步堅定前行。經過不斷地努力,他逐漸成長為遠近聞名的農業機械手,也讓他憑借自己一只左手撐起家庭一片天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


    ?

      2014年,于訓剛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這次培訓使他茅塞頓開,不但開闊了眼界,更是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我是農村娃,我的根在農村,我要土地里變出黃金”,他陸續流轉了村里600多畝土地,成立了肥城市長順源糧食種植合作社。沒有場地,村兩委給協調閑置廠房;沒有創業資金,他就申請創業貸款,再加上各級部門及時提供了農業技術、生產資料,在堅強后盾的支持下,他放手一搏,逐漸把合作社做大做強。為了提高效率,他先后購買了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大型拖拉機、裝載機、糧食烘干機等10多臺套大型農業機械,他在農機這條路上越走越順,同時他還努力學習操作駕駛,起早貪黑反復練習,現在已經能獨立駕駛完成糧食收種等作業。


    ?

      日子越過越紅火,于訓剛沒有忘記曾經幫助過他的人。2020年,合作社又購置了無人植保機,他每年都會為村民免費噴灑農藥,減輕農村留守老人的體力勞作,增加產量的同時也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通過艱苦創業,他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幫助了眾多村民實現就業、提升生活質量。單純依靠種田,經濟效益單一,收入也上不去,這時他想到了“一田多收”,這樣可以帶動更多人就業,幫助農閑時的村民增加收入,于是他外出學習取經,經過多次考察最終確定了生姜種植。通過向專家請教學習種植技術,向退役軍人部門申請創業貸款獲取啟動資金,經過刻苦鉆研和反復試驗,2018年他開始種植生姜并取得了成功。

       2020年夏天,肥城市境內突降暴雨,張莊村濁河段一夜之間漲水數米,情況危急,于訓剛憑借當兵期間抗洪搶險的經驗,積極帶頭巡河,帶領民兵處置險情,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確保了泄洪道安全,保證了人民財產的安全。


    ?

      于訓剛還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疫情期間,多次為孤寡、生活不方便的老人送油送米送面,并把自己種的十畝白菜、菠菜、姜等蔬菜無償分發給村民,幫他們渡過難關。因表現突出,于訓剛“火線入黨”成為村“兩委”后備干部。


    ?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雖退役二十余年,但軍人的鋼鐵意志已深深鐫刻在于訓剛骨子里,支撐著他渡過一個個困境!談起未來,他還計劃參與村集體公益事業,關注殘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狀態,他說,“只要身殘志不殘,殘疾人同樣受到社會的尊重,生命一樣有意義,今后我將繼續打理好合作社,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家鄉、回報社會,讓生命更加有意義。”

       命運雖給了于訓剛殘缺的身軀,但他用這副身軀勇敢地挑戰命運,在黃土地上迎來自己的“豐收光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