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數字,能看到中國經濟的勢
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近期出爐,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再次得到確認。
綜合來看,雖然部分指標受節假日錯月、基數效應等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工業、出口、就業、物價等主要指標總體改善。
其中,有兩個經濟指標迎來逆轉。從這兩個數字,可窺見中國經濟之勢。
其一是進出口。
4月份,貨物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8%。累計看,1-4月份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超出了市場預期,顯示外貿韌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三里河說,出口好于預期,一方面是全球制造業PMI保持擴張態勢,需求較好,另一方面源自中國的出口產品競爭力增強,新能源汽車出口等持續在兩位數以上增長。
進口也有不俗表現。4月份貨物進口額同比增長12.2%,明顯快于出口增速,這反映了國內需求回升的良好態勢。
其二是物價。
4月份CPI環比由降轉漲,由上月下降1%轉為上漲0.1%。從同比看,CPI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也由降轉漲,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2%。
這一數據雖然看似微小,但其蘊含意義挺大,這表明物價水平開始企穩回升,消費需求處于持續恢復態勢。
當前,中國正在努力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不管是從清明假期還是“五一”假期,火爆的假日經濟讓外界感受到經濟社會的“熱辣滾燙”。而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逐步落實,消費潛力有望得到持續釋放。
除了這兩大指標逆轉外,還有諸多指標展現擴張或改善的態勢。
其中,工業生產加快,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超過八成的行業和近六成的產品增速回升。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已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已連續三個季度增長。
同時,新動能不斷積蓄,經濟向新力也在增強。
1-4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2.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重達15.4%,今年以來占比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3.2%和18.2%。
兩個經濟指標的逆轉,以及多領域指標的改善,傳遞的是經濟增長的后勁,拓展的是經濟發展的空間。
當然,有向好的成績,亦有不小的挑戰。
4月份數據顯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調整之中,一定程度拖累經濟增長。
不過,近期,一系列重磅房地產新政出臺,包括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不低于15%。
另外,去庫存也迎來利好,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購,酌情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一系列新政,力度很大,將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實質利好。
諸多指標逆轉或改善,疊加房地產市場注入信心和活力,這對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至關重要。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