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科普:科學補碘很重要 食鹽加碘防疾病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攝影 劉英迪 審核 王天姿)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31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食鹽加碘防疾病,平衡營養健康行”。 5月13日,市疾控中心地方病與寄生蟲病防制科主任陸華做客由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聯合主辦的2024年健康科普大講堂系列直播節目,講解碘缺乏的危害及居民生活補碘小知識。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和危害的總稱。孕婦、哺乳婦女、0-3歲嬰幼兒、學齡前及學齡兒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響的人群。”陸華介紹,孕婦對碘的需要量遠高于普通婦女,一旦母親攝入碘不足,就會導致胎兒缺碘,造成腦發育障礙,出生后癥狀較重者成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輕者可能成為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患者;新生兒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兒死亡率增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腦和身體發育遲滯;兒童、青少年對碘缺乏比較敏感,可影響智力發育、身體發育,造成運動、視覺、聽覺障礙,突出的表現是甲狀腺腫大。
陸華表示,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盡管在人體的含量僅有20-50毫克,卻是身體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狀腺每天都需要碘合成甲狀腺激素,人體的碘完全依賴自然環境供應,一旦缺乏,就會造成身體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導致一些臨床或亞臨床癥狀,如無力、精力不足、精神不集中、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等。碘缺乏最主要的危害是影響胎兒和0-3歲嬰幼兒腦發育和體格發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對于碘的獲取,陸華介紹,人體內不能生成碘,需從外環境獲取,我國居民碘的主要來源是碘鹽、食物和飲水。經實踐證明,食鹽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簡單易行、價廉、能夠長期堅持的優勢,是補碘的最佳途徑。陸華建議居民購買和使用碘鹽時,注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碘鹽,購買時要辨認清楚包裝必須有碘鹽標識;購買的碘鹽要妥善保存,應放在陰涼、干燥處,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離開灶臺存放,避免高溫影響,且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可購買小包裝碘鹽,做到隨用隨買;為防止碘丟失,烹飪時不宜過早放入碘鹽,宜在食物快熟時放入,同時避免用碘鹽爆鍋和長時間燉、煮,以免碘受熱失效而失去補碘的作用。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