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奧”設計師鄭方寄語泰安學生:為自己設計可持續(xù)的未來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wǎng)訊(記者 張振男 肖豐芳 審核 王天姿)“我在寧陽縣讀書時,見過最高的建筑是縣劇院,后來我通過‘建筑’認識了更多城市、認識了世界,希望同學們也能為自己設計可持續(xù)的未來。”5月14日,在寧陽一中杰出校友論壇上,“冰絲帶”“冰立方”設計總負責人,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方寄語學弟學妹。
建筑要“回答時代的問題”,鄭方的人生履歷很好地詮釋了這個理念。
“從寧陽一中畢業(yè)后,我報考了同濟大學建筑系,隨后又在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工作后從事建筑設計,成為奧運會場館設計師,到現(xiàn)在在大學里教書,我一直在設計不同的‘房子’。”鄭方說,“我的個人成長與國家發(fā)展密切相關。”在談到自己的經(jīng)歷時,鄭方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對祖國的深情,希望通過他的經(jīng)歷,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個人發(fā)展與國家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明確個人理想,樹立學習目標,“為自己設計可持續(xù)的未來”。
從2008年夏季奧運會到2022年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為世界上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從2003年到2022年,鄭方作為建筑設計者,深度參與了兩屆奧運會的場館建設,設計“最領先的超級建筑”。
一段充滿激情的冬奧會宣傳短片,把同學們的思緒帶回到精彩紛呈的北京冬奧會賽場。
“冰立方是從水立方演變而來的,這種轉變,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綠色低碳辦奧運的理念。”鄭方說,“在水立方,運動員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優(yōu)秀的成績,同樣,在冰立方、冰絲帶,運動員們一次次突破極限刷新成績,創(chuàng)造了低海拔地區(qū)最多的奧運會紀錄,可以說水立方、冰立方、冰絲帶都為運動員競技能力體現(xiàn)及提升上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北京冬奧會的口號是“一起向未來”,冬奧會后冰絲帶全面向公眾開放,實現(xiàn)了“最快的冰”與“大眾的冰”的無縫切換,實現(xiàn)了總書記提出的“反復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要求,成了全世界大型公共設施可持續(xù)使用的典范。“冰絲帶采用的創(chuàng)新科技、技術研究,讓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可持續(xù)’技術體系。”鄭方說。
“建筑師需要廣博的知識,包括建筑物理、建筑歷史、美術、幾何、工程技術等多個學科。”鄭方說:“學好這些知識需要健康的體魄,目前我完成了13個馬拉松比賽,我希望同學們在學業(yè)之余,堅持體育鍛煉,用運動為自己‘充電’。”
“未來不是既成的,是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來實現(xiàn)的。希望同學們能設計好自己的未來,將個體的努力融于永恒科學的命題、融于偉大時代的命題,‘為自己設計可持續(xù)的未來’,創(chuàng)造一個真正可持續(xù)、更美好的未來!”鄭方寄語青少年學生。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