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 > 正文
  • 揭秘泰山丨泰山《關帝廟新置石獅碑記》初考

      □宋洪兵 姚起

      泰山關帝廟被稱為登山第一廟,其門前兩尊石獅,是泰山上為數不多的、雕刻精湛、體量最大的石獅,石獅整體造型構思精巧、雕刻精湛、形象生動。從石獅造型風格看為清代,卻一直無歷史資料記載為佐證,而且石獅風化情況比較嚴重,依其風化程度看,似乎其年代應更久遠些。近日,泰山景區在關帝廟修繕中,新發現《關帝廟新置石獅碑記》,解開了這一歷史謎題。

      2.jpg

      今年3月,泰山景區按照國家文物局批復實施關帝廟修繕工程,時至4月26日,在恢復戲樓西券洞,拆除后加墻體時,于墻體中驚現碑刻一角,經過4天仔細清理,碑刻面貌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新發現石碑為“關帝廟新置石獅碑記”,保存相對完好、絕大部分字體清晰,碑刻的發現不僅是我們嚴格遵循文物修復“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原做法”及研究性修繕的重要成果,而且豐富、印證了關帝廟的人文歷史,解開了廟前石獅年代之謎。關帝廟新置石獅碑立于嘉慶八年(1803年),高128厘米、寬53厘米、側厚18厘米。碑為覆斗形首,青石材質,四周飾纏枝紋。碑額楷書陰刻1行2字“垂遠”,字徑6厘米;碑陽刻文18行,滿行36字,共計380字,字徑2厘米,楷書陰刻;整體刻工較好。碑文詳細記載了清代嘉慶年間新置石獅于關帝廟廟門的原因、石獅安置工程參與者姓名及立碑時間。

      碑文書者李學周,為嘉慶年間秀才,所書字體為清代流行書體,于當地頗有名氣。位于泰安岱廟雨花道院東碑廊內的《岱廟贍田復歸記碑》(清嘉慶二十一年,碑高170厘米、寬64厘米、側寬21厘米,碑陽刻文14行,滿行42字,字徑2厘米,楷書),以及山東蘭陵縣高柴墓所立石碑(嘉慶二十年,碑高190厘米、寬72厘米、側寬28厘米),皆為岱下庠生李學周所書。遺憾的是,碑文并無記錄石獅雕刻者、石材取自何處等信息。

      1.jpg

      獅子大約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后逐漸成為人們信仰中的一種圖騰,被視為辟邪驅惡的吉祥物,并與龍鳳攀附在一起,成為威震八方、唯我獨尊的王權與勝利的化身。因此,在修建宮殿、陵墓等建筑時,古人喜歡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在古代除了皇帝,也只有王公貴族和七品以上官員門口才允許設石獅子,用來鎮宅;而普通百姓為了獲得獅子所帶來的“祥瑞”,節慶時候便興起了舞獅,且這一項傳統至今仍然存在。關帝廟前兩座石獅立于關廟正門東西兩側,為守門獅,雄獅在東、雌獅在西,呈蹲坐式,立于須彌座之上,總體高248厘米、東西寬80厘米、南北長102厘米。雄獅須彌座立柱東、南、西、北刻有天馬行空、道家八寶笛子等圖案;雌獅除前腿中間有一小獅外,在其背部伏有幼獅,甚是可愛。局部雕飾刻畫細膩,眼、口、鼻、背、尾的細部刻畫精微不茍,卷毛、鈴鐺、繡球、須彌座紋飾等細節豐富。石獅頭部特大,其寬度超過胸和雙肩的總和;胸窄而內收;四肢短小;頭頂肌肉如疙瘩,卷毛呈高突螺旋狀;身子及腿部部分吸納了麒麟紋飾,且融合了泰山當地民俗風格。毫無例外地張揚著一種軒昂、雄強、博大、雍容的精神氣度。

      關帝廟位于泰山登山古盤道起始處西側,始建年代無考,現有建筑為明代晉商所建,清康熙、乾隆、道光、咸豐、光緒年間曾多次拓建、重修,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泰山文化、山東地區明清建筑歷史、山東地區晉商文化、抗戰歷史的重要實物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和社會價值。院落東西寬74米、南北長80米,占地面積5920平方米,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關帝廟,西為山西會館;院內有相傳漢武帝手植的“漢柏第一”及唐高宗、武則天手植的龍鳳槐,古樹參天,竹影婆娑,蔥郁古樹與青瓦紅墻的殿堂樓閣交相呼應,形成古樸幽靜、莊重肅穆的院落環境。建筑群整體布局與明清時期的皇家祠廟一致,同時依山就勢聚集了14座單體建筑,且毫無擁擠之嫌,既高低起伏、參差錯落,又排列有序、主次分明,牢牢遵循著中國古代建筑組織布局的基本格式,縱向拓展組群,功能齊全,堪稱中國古代高山建筑的典范。乾隆皇帝東巡泰山時,在崇寧殿題字“神威巨鎮”;民國時期愛國將軍馮玉祥將拜棚用作講武堂,給軍官和戰士講課。關帝廟內神祇有關圣帝君、碧霞元君、觀世音菩薩等等,是中華文化、泰山文化多元一體,包容性、連續性、和平性的實物體現。

      目前正值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階段,全面掌握泰山現存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掌握文物的本體特征、基本數據及保存情況是總體目標之一。《關帝廟新置石獅碑記》為泰山近年來難得的一次文物新發現,碑刻保存完整且史料價值頗高,不僅為泰山新增石刻文物一處,也為石獅創置年代及其風格造型研究等提供了史料,必將對泰山關帝廟的文化挖掘和有效利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對于碑記內容、書體質量及石獅造型等的研究,我們分別向中國書法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勝洪老師,山東省書協副主席倪和軍老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劉國慶老師,泰安市博物館陶莉副館長、鄭澎科長、耿波科長進行了認真請教,得到了他們的悉心指導。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進行碑記及關帝廟等相關方面研究,加強石獅保護,進一步挖掘和豐富關帝廟文化價值。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