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致敬“誠信之星” 讓誠信之光照亮泰汶大地
人以誠立身,國以誠立心。近日,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3年“誠信之星”,新泰市李學武獲此殊榮,是我省唯一入選的誠信典型。這個榮譽背后,是李學武為兌現兒子生前承諾、主動償還助學貸款的感人事跡。父子倆以實際行動呈現了一個把誠信印在骨髓之中的中國家庭樣本,讓誠信的光芒熠熠生輝。
這是一個始于“誠信”終于“誠信”的故事,也是一個“跨越生死”的還款故事。這份誠信,讓人感動,也讓人敬佩。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古往今來,誠信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運行規則,是社會進步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近年來,泰安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誠信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泰汶大地誠信之風濃厚,城市信用綜合指數排名前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用秤砣稱出金字招牌”的寧陽“信義兄弟”,到“答應別人的事一定照辦”的李學武,“誠信之星”閃耀泰汶大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我們要以“誠信之星”為榜樣,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持續推動誠實守信、履約踐諾成為全社會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將“誠信”二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誠信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時時可為,人人當為。當辦理還款業務輸入信息時,面對“是烈士李林雨嗎”的問題,李學武說“我們不想搞什么特殊”,生動展現了當代中國人以誠立身、守信踐諾的精神風貌。誠信,是一種態度,不需要搞特殊;是一種自覺,不需要找借口。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不管環境如何變化,誠信永遠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質,永遠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標尺。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信是社會關系的無形紐帶,是市場經濟生存發展的“通行證”。沒有誠信這個“結”,各類失信現象就會屢屢發生,商業活動就會無法順利進行,公序良俗就會面臨挑戰,增強誠信、促進互信,是每個人生活所需,是經濟發展所需,是國家興盛所需。除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外,加強誠信建設,也必須用制度保駕護航,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體制機制。要不斷健全征信系統,完善守信褒獎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讓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
個人誠信,是一切誠信的基礎。讓我們致敬“誠信之星”,踐行誠信之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當好誠信的建設者、守護者和受益者,以誠信之舉的點點星光,照亮泰汶大地,共赴現代化強市建設的星辰大海。
本報評論員鄭世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