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管家”讓鄉村治理“明明白白”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 審核 陳茂榮)“大爺,您是老黨員,更要帶頭破除陳規陋習,看到不文明行為要堅決制止,第一時間告訴村里……”連日來,常屯村“小巷管家”曹玉敏穿梭在自己所包片的大街小巷,忙著宣傳《寧陽縣文明殯葬移風易俗倡議書》有關內容。
曹玉敏是寧陽縣2023年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中鄉飲鄉390余名受益者其中之一,在常屯村大家親切的她為“小巷管家”。據了解,常屯村共4個網格9名“小巷管家”,村里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村里14名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飲食起居、生活安全等被照顧得井井有條、明明白白。“鄰里有個小矛盾,養老、醫療這些有什么政策不懂,一些業務需要跑腿代辦這些他們都能很快幫老百姓解決了,不好解決的就在‘馬扎會’上大家一塊商議。”常屯村負責人張興才說。
在寧陽縣鄉飲鄉,根據各村人口數量,390余名“小巷管家”分布在全鄉41個自然村,立足黨建網格劃分,按照“日常有分工,難事搞配合”的原則,在養老服務、矛盾調處、隱患排查、環境整治、政策宣傳等工作中分片包保、責任到人,下足“繡花功夫”,讓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同時,為了讓“小巷管家”的能力本領能夠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鄉飲鄉依托黨建綜合陣地,在年度培訓計劃中為他們量身定制了“菜單式”“小班制”培訓課程。
今年以來,鄉飲鄉邀請衛生、消防、法律等部門20余名專家講師,舉辦技能課堂15期,內容涵蓋了衛生常識、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方面,一月一次的常態化培訓和實操訓練讓“小巷管家”成了鄉村治理的行家里手。“我丈夫在外打工,家里有上學的孩子需要照顧,婆婆常年臥床,我聽力不是很好,這個好政策讓我既不耽誤照顧家里還能有穩定的收入,在給老百姓搞好服務的同時,自己還能學到不少知識,現在老少爺們都叫我‘政策通’……”在南街村幸福食堂幫忙的“小巷管家”閆敏一邊說著,一邊騎上電動車,準備去給殘疾老人“送餐上門”。
小崗位也有大作為。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田間地頭、文體廣場、百姓家中……他們隨時、隨地、隨需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貼心、暖心、用心”服務,讓黨的新思想、好政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