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派員高效助春管 山東農大“四大產業聯盟”農業技術服務送基層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楊麗寧 審核 晁彤彤)“今年冬季降雨多,土壤墑情好,過幾天表墑降一降,盡快鎮壓。”眼下正值小麥春管的關鍵時期,在肥城市安駕莊鎮的一片麥田里,山東農業大學代興龍副教授正在給農戶講解春季小麥管理技術。
代興龍是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植物科學與信息系的副教授,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山東省科技特派員。
近年來,山東農業大學堅持把選派科技特派員作為推進農村科技服務的有力抓手,在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組織技能培訓、培育新型農民等方面深入農業生產一線,為農民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
▲代興龍。
“代老師,您看看我們基地種的小麥是啥情況啊,有些地方發黃了?”“今年咱們小麥什么時候能鎮壓?”“我們家的小麥葉片出現了黃尖是什么原因?”“代老師您好,咱這麥地里今年啥時候能打除草劑?現在能打除草劑嗎?”“控旺的藥怎么打,能和葉面肥一塊用嗎?”······聽說代興龍來了,農戶們紛紛趕到現場,問出關心的問題。
“旺苗、壯苗鎮壓要注意壓干不壓濕,今年越冬期降雨比較充足,土壤含水量較高,可等幾天表墑降一降,盡快鎮壓。”“控旺的藥劑千萬不要和蕓苔素內酯、磷酸二這些促生長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一起噴,否則既起不到控旺防倒的作用,也發揮不了促生長的作用,徒增生產成本。”對于農戶提出的各種問題,代興龍都給出了詳細的解答,農戶們也快速記錄著小麥種植的各個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進入2月中旬后,我省大部分麥田逐漸返青,代興龍經常會接到來自全省各地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來的電話、收到他們發來的信息以及一些田間小麥苗情長勢照片。“相較去年,今年春季山東省各地市小麥苗情整體較好,一二類苗占比高,群體充足、個體健壯,高產基礎扎實,后續加強肥水管理、控旺防倒、病蟲害防控和異常天氣預警防控,定能豐產豐收。”代興龍看著小麥長勢分布圖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代興龍每年開展技術培訓、田間指導100余次,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和農技推廣人員等大約1500余人次。

?
肖元松針對當前肥城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肥城桃綠色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為主題,重點從集約化建園、桃園生草培肥、袋控緩釋肥集根栽培、省力化高光效樹形培養及花果管理技術等關鍵環節進行了授課,為肥城桃產業的良種良法與提質增效提出了新思路。授課之后,肖元松與桃農積極互動,當場解答桃農提出的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肖元松。
肥城市桃都果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綠色種植,傳承品質”為使命,從事鮮桃種植、銷售的企業,目前掛果的桃園面積有865畝。公司規劃建設傳統佛桃栽植區、新栽品種桃示范區、品種資源圃、設施溫室桃、老桃樹改良示范區五個園區,種植有肥城桃、中油4號等品種,其中,栽培佛桃200畝,為肥城市桃品種最多,佛桃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培優示范園區。
“在肖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應用了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土肥水崗位研發的新技術,與采用傳統管理模式的桃園相比,我們種植的肥城佛桃品質明顯提高。”肥城市桃都果業有限公司王玉明說。
截至目前,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針對園藝作物栽培模式落后、生產效率低等問題,研發推廣20余項高效栽培新技術。其中,“桃園袋控緩釋施肥技術”等5項為山東省農業主推技術,蘋果、桃、草莓、葡萄等果樹現代優質高效栽培種植新模式已成為產業發展樣板,這些栽培模式已經在山東、陜西、寧夏等10余個省區推廣,受益農民5000余萬人。

?
“城投錦琨雖然成立時間短,但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已經發展成在泰安乃至山東地區的頭部種豬企業,目前建有曾祖代、祖代種豬場3個。我來的主要任務是圍繞春季豬常見傳染性疾病的防控給養殖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和培訓。”李寧說。
▲李寧。
11點培訓結束后,李寧又來到公司的疾病檢測實驗室,從病豬樣品的采集、處理、運輸和保存,核酸提取、檢測結果判斷等多個方面與實驗室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
“李老師,我發現有的病仔豬腹瀉癥狀明顯,但是通過PCR分子生物學檢測卻檢不到病毒,您看這種情況怎么辦啊?”公司檢測人員提出的問題讓李寧十分重視。在了解相關信息后,他從仔豬可能的發病原因、樣品采集處理以及檢測方法的準確性、靈敏性等角度給工作人員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法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進行檢驗,并取了部分樣品帶回學校實驗室進行再次檢測,進一步查找原因。
城投錦琨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王世波十分感激李寧:“李老師多年來一直對我們企業非常支持,從具體的豬只養殖、疾病防控到企業發展規劃等都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同時李老師也積極幫助我們聯系行業專家,搭建了我們與山東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助力了公司高質量地快速發展。”

?
▲史慶華。
針對公司無土栽培番茄產量低、種植品種單一,高品質口感型品種較少等問題,史慶華團隊引進學校培育的高品質“泰番”系列等番茄新品種24個,采用根際調控新技術改善無土栽培效果,促進番茄健壯生長和產量品質提升。結合新品種推廣,史慶華團隊開展了菌菜輪作研究,既實現了食用菌的生態種植和菌渣的高效利用,又顯著改善了設施蔬菜根際微生態環境,減輕連作障礙。
“現在我們公司的效益非常好,多虧了史教授團隊的專業幫助。每次到田間地頭,史教授都主動了解農戶大棚黃瓜、蕓豆種植的情況、現場就給農戶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并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做好生產全過程的服務,我們當地的農戶都特別感謝他。”樂汶數字農業產業園公司總經理謝志勇開心地說。
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史慶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常年助力泰安市蔬菜產業、肥城市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興企業主體的發展。針對品種老化、土傳病害嚴重的問題,他多次組織植保、育種等方面的專家教授與地方聯合攻關,提升當地的種苗自給率和生產管理水平,為當地蔬菜品種更新換代和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
“科技特派員的工作本質就是為老百姓服務,在科技特派員的工作中,他們向農戶宣講國家惠農政策、傳播種植管理技術,將優質種子介紹給村民,接受村民咨詢;針對田間管理共性問題和疑難問題找出解決方法,真正成為提供農戶農業技術的‘工匠人’。”學校社會合作與成果轉化處處長王永軍說。
截至目前,學校共計91名省級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幫扶3600余次,服務對象包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和農技推廣人員約13萬余人次,為奪取夏糧豐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提升了學校服務區域農業產業發展的社會聲譽。
學校黨委常委、校長冷暢儉表示,學校將繼續主動對接基層需求,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模式,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讓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產實踐中,以實施項目帶動,加快新技術示范推廣和成果轉化,助力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科技強國強省、農業強國強省建設“添智增力”,貢獻山農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