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安 > 正文
  • 拾憶古村落丨一盤石碾一段歷史 一棵古柏幾縷鄉愁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 攝影 隋翔 審核 陳茂榮)在泰山東麓、泰城東北隅,有一個因石碾而得名的小村子,祖輩相傳為隋朝建村,在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和世代堅守下,繁榮發展至今。這個村子就是——東碾疃村。

      △航拍東碾疃村

      走進東碾疃村,一條條寬敞平坦的道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房屋、設施完善的文化廣場盡收眼底,長者的談笑聲和幼童的誦讀聲交織在一起,恰似一首醉人的鄉間民謠,隨風飄蕩在天空中。隨處可見山水特色墻繪,充滿著現代鄉村氣息的東碾疃村,已經走過千余年悠悠歲月。

      

      △東碾疃村內場景

      東碾疃村黨支部書記張仁均告訴記者,根據一代代傳下來的說法,東碾疃村曾經位于石汶河西岸,那里有一片沙灘,故有“一面灘”之稱,后來才改為東碾疃。現在在村南東側立有一石碑,上書東碾疃。

      

      △位于東碾疃小學內的石碾

      在農村,石碾是常見用具,一個村子也就幾盤。但在幾十年前的東碾疃村,幾家就有一盤石碾。石碾不僅是東碾疃村村名的來歷,更是村民們多年來生產生活的必要工具,凝結了東碾疃村一代一代村民的智慧。“古時,制作糧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東碾疃村的先民遷入此地后,為了制作出適合糧食、作物碾磨的用具,在距離現在黃前水庫不遠處的爐山上發現了石質堅硬耐磨的山石塊,并開采鑿制石碾、石磨,運到村里組裝。一代又一代,村民鑿刻的石碾越來越精致,碾出的米面也越來越細膩。”今年74歲的村民張燦智說。

      目前,東碾疃村耕地面積達1800畝,生產的小麥、玉米、土豆、大蒜等作物已經實現了外銷或自主機械加工,石碾已經無人再用,僅有幾盤石碾被“遺忘”在角落里,但它依然承載著數代村民的集體記憶和鄉愁。

      

      △東碾疃村西北側的大柏樹

      除了石碾,東碾疃村西北側還有一棵“傳奇”的柏樹,距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依然枝繁葉茂,長勢旺盛。柏樹胸徑達到1.35米,樹干及下部側枝彰顯老態龍鐘,樹梢則顯虬龍葳蕤,挺立路旁。

      

      △大柏樹虬龍葳蕤的枝干

      “說東碾疃村,很多人不知道,但說起大柏樹,大部分人都知道。”站在大柏樹下,撫摸著樹干,張燦智告訴記者,這是一棵傳奇的柏樹。據張氏祖譜記載,他們在東碾疃村的先民是于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老鴰窩遷至泰安郡東山口鎮東碾疃村,當年,由張氏始祖張懷手植柏十棵,現存的大柏樹就是其中一棵長勢最旺的。

      

      △大柏樹樹干

      為何說這棵大柏樹“傳奇”呢?根據知情人記錄,1939年春末,盤踞于黃前據點的日軍、駐扎在泰城的日軍以及漢奸、特務,經常往返于泰城與黃前,途經東碾疃祖塋路東。一次戰斗,我軍地方抗日武裝埋伏于祖塋內,向一輛滿載日軍的車輛投擲了一顆手榴彈,引起了對方對祖塋樹木、灌木的憤恨,下令砍光路邊所有樹木。這一浩劫,也波及了大柏樹。為此,東碾疃村民自發組織起了保護大柏樹的行動,在日偽軍準備伐樹前一天晚上,村民將耙齒圍繞大柏樹從根部呈螺旋狀,一圈圈楔到樹枝分杈部,這才保住了大柏樹。“現在樹上已經看不到耙齒楔入的痕跡,但保護大柏樹的故事要一代代傳下去,告訴子孫后代要守護好這棵大柏樹。”張燦智說。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傳奇的故事”,大柏樹逐步成為重要的地標植物。“現在,離開村子在外打拼的人回到村子,都會來大柏樹下站一站、看一看,想想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張燦智說,大柏樹已經成為村民的一種精神寄托,被保護了起來。

      

      △東碾疃村文化廣場

      東碾疃村有史以來,高度注重文明教育,自有私塾、國學、小學諸教育變遷名稱至今,仍是周圍村莊集中辦學之地。1948年,東碾疃小學建立,2016年,東碾疃村在村北新建三層教學樓,為本村及其周邊村莊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村民在文化廣場游玩

      東碾疃小學的教學樓前擺放著一盤石碾,是學校從村里專門搜集而來,常常用于為學生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東碾疃小學校長張朋說,通過講述石碾的作用和制作工藝,不僅能讓學生熟悉本村鄉土人情和文化歷史,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和文雅氣質,也能深入了解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傳遞積極向上熱愛勞動的精神。目前,東碾疃小學除正常教學課程外,還專門引入了國學必修課程,通過深入學習古代經典,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獨立人格,自由精神。

      

      △東碾疃村寬闊平整的道路

      石碾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大柏樹成為鄉愁的象征。時光推移,東碾疃村的南北、東西六條主要街道均已硬化和綠化,并建起了文化廣場,老宅規劃成片,村民住上了樓房。在濃厚傳統文化的滋潤下,東碾疃村也逐步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村民相處和睦、民風淳樸、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的美麗美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