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外國語學校2024年“國際中文日”中國文化交流體驗活動舉行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楊麗寧 通訊員 薛涵 審核 王天姿)谷雨時節,春意盎然,在第15個“聯合國中文日”來臨之際,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中文聯盟合作,以“中文:架起文明互鑒橋梁”為主題,在全球范圍開展“國際中文日”活動。
“國際中文日”期間,泰山外國語學校師生與受邀到訪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克里斯汀學校、法國拉尼翁波舒埃高中師生歡聚一堂,上演了一場以中文為載體、精彩多元的中國文化交流體驗系列活動。
國外友好學校師生“沉浸式”體驗學校“校本課程”和特色社團,分享中外教育理念與多元文化,感悟中文之美,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搭建起文明互鑒的橋梁。
“龍騰”滿園春
活動中,泰外“敢當少年”身著傳統武術服飾首先登場,獻上《龍的傳人》舞龍武術表演。一招一式,展華夏之美;鼓點韻律,現舞龍之威。
現場掌聲雷動,“Amazing!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experience Chinese dragon dance closely(太棒了!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體驗中國舞龍表演)!”參與體驗的外方師生深受震撼,流連忘返。
茶香傳雅意
谷雨時節品新茶,琴聲悠悠,清心悅耳;茶香四溢,清澈舒暢。在學校“中國茶”校本課程體驗活動中,伴著古箏曲《高山流水》,外方師生學習了如何正確地泡茶、品茶。一杯中國茶,博大精深,一首古箏曲,清音繞梁;外國友人在品茗中對中國的茶道哲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巧剪繪匠心
“剪紙”以其獨特的美學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外國師生。中外師生學習了剪紙的基本技巧,了解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美好寓意的“福”字特殊意義。跟隨老師的指導,他們小心翼翼地剪制出屬于自己的作品,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加深了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拓印映文脈
花木蘭的故事、少年石敢當的傳奇、十二生肖的由來.......泰外學子的精彩講述,把澳法師生帶入了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中國傳統故事中。以十二生肖為基底、拓印為依托,將墨水均勻地涂抹在雕刻好的木板上,然后將紙張輕輕按壓,一幅幅生動的圖案躍然紙上,外國師生體驗著中國古老的印刷技藝——拓印,領略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光影”話傳承
“雙手對舞千古事,一簾燈影藏春秋。”鑼鼓聲響起,學校“非遺傳承人”皮影社團為澳大利亞師生們精心表演了泰山神話故事——《石敢當大戰餓狼精》。澳大利亞師生被皮影獨特的藝術形式所感染,沉浸其中,意猶未盡,紛紛走到后臺一探究竟,拿起皮影親自體驗。泰山皮影表演不僅讓外國友人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激發了他們對漢語的學習熱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隨后,雙方還就橄欖球運動進行了深入交流。
“文創集市”遇見“國風”
在與法國友人的交流中,泰外師生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風“文創市集”。“彩泥陶藝”體驗中,法國師生通過揉捏塑形,親自創作出了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作品,譬如醒獅、中國龍等;“花樣跳繩”讓外國友人在汗水與歡笑中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機器人航模”表演展示了學校航模社團的最新發展;“空竹”體驗人頭攢動,通過現場體驗抖空竹,大家增長了抖空竹的技藝,收獲了友誼,現場不斷發出陣陣歡笑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作為山東省“國際理解”主題實驗校和泰安市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窗口學校,泰山外國語學校將繼續優化整合國內外教育教學資源,立足傳統文化,不斷探索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新路徑,持續提升英語學科特色品牌建設和國際化辦學水平,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優秀學子。期待下一次的文化盛宴,繼續書寫泰外對外交流的新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