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院區心血管內科主任李金龍:精研心術 向心而行,鉛衣作甲 護佑“心”生
李金龍,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院區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李金龍1986年畢業于青島醫學院醫療系,同年到泰安市中心醫院從事內科工作,1987年開始從事心血管專業,至今已近40年。
作為泰安市中心醫院心臟介入診療技術的領路人,他勤勉敬業、堅守初心,一直走在探索新業務、新技術的時代前沿,帶領團隊不斷開拓進取,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八麃砹?,我們就放心了”,介入手術室里大家一直這么說。多年來,李金龍早已成為了心血管介入手術團隊的一枚定海神針。
“李主任,急診又來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好的,快送患者去導管室,我馬上就到!”話音剛落,李金龍已經整理好衣物,急匆匆地趕往導管室了。30多年來,不論晨曦與日落,夜半或黎明,只要收到急診手術的電話,他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蛟S你并不認識厚重鉛衣下他的樣子,但每一位在他的治療下重獲新生的患者,都牢牢記住了手術臺上他堅定的樣子。
時光倒回到1993年。那時,很多心臟介入方面的新技術還未曾開展,懷著“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信念,青年時期的李金龍一路北上,來到了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中心、北京安貞醫院心導管室進修。在那段時光里,他勤學苦練,幾乎日夜泡在導管室里潛心學習,力求將新技術、新業務掌握到手。
在他學成歸來后,泰安市中心醫院相繼開展了心臟放射介入診療、心臟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術,使部分陣發性室上速、房性、室性心動過速等患者得到了根治,同時,臨時起搏器及永久起搏器的應用為病竇綜合征及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帶去了生的希望。
在李金龍的倡導下,醫院率先開展了X線下心包內置管(豬尾導管)引流術,治療了大量頑固性心包積液患者;此外,還相繼開拓了左、右心導管檢查,左、右心室造影、升主動脈造影、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橋血管造影等新技術。
1996年,為追求理論與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李金龍不滿現狀,再次出發,前往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心導管室進修,學成歸來后,在泰安市率先開展了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并帶領省地、市級醫院率先開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癥PTCA,急癥冠脈內溶栓,肺動脈瓣狹窄擴張成形術等。
二十多年前,在那個心臟病幾乎被認為是絕癥的年代,李金龍帶領著他的介入團隊,讓無數患者重獲新生,多少患者被治愈后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開,也正是這份信任,讓李金龍更加堅定了在心臟介入方面不斷進取的決心。此后,李金龍多次外出學習,不斷參加省級、全國及國際會議,力求掌握國際最新心臟介入相關新技術,讓更多的患者被治愈。
傳道授業,李金龍致力于將畢生所學悉數教授給團隊里年輕的醫師。在他的帶領之下,各縣市區醫院乃至全省的介入水平在不斷提升。為了搶救患者的生命,李金龍依然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熱血一腔擔使命,寒冬逆風白衣行。
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李金龍仍然堅守在心血管介入放射治療的手術臺上,多年來,他不斷開拓進取,開展了冠脈血管內超聲檢查術、冠脈旋磨術等先進技術,為無數冠脈血管復雜病變患者帶來了福音,使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更上新的臺階。李金龍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諦,為大家樹立了一個醫學事業中值得尊敬的楷模。
青年時期的李金龍(左一)。
在韓國學習期間的李金龍。
李金龍(左三)在臺灣臺中榮民總醫院學習冠狀動脈旋磨技術期間與同事合影。
李金龍。
李金龍為家屬講解病情。
李金龍(左二)成功搶救猝死的環衛工人,家屬感激地拉住他的手。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邢季萌 通訊員 宋帥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