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25萬億元 穩居全國首位
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北京報道
山東農產品種類繁多、特色鮮明,如章丘大蔥、萊陽梨、濰縣蘿卜等農產品已經成為響亮的“山東名片”。山東將如何發揮農業大省優勢、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山東是農業大省,山東以占6%的耕地和1%的淡水資源,貢獻了全國8%的糧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12%的水果和13%的水產品。”4月10日,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孫愛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山東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取得了重要成效。
? ? ? ?圖源:國新網
據孫愛軍介紹,在產業發展上,去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25萬億元、穩居全國首位,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萬多家、是全國唯一過萬家的省份。糧食總產連續三年突破1100億斤,全國推廣面積前10位的小麥良種有5個是山東培育的,全國人民的飯碗里裝了更多的“山東糧”。
此外,在農民增收上,農村居民收入達到23776元,是2017年的1.6倍。在鄉村建設上,基本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所有的村都接上了光纖寬帶,農村環境更優美了,農民生活更便利了。
“新的起點上,我們將扎實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提高齊魯樣板的質量和成色。”孫愛軍表示,首要的是維護好糧食安全。山東已經建成高標準農田7600多萬畝,今明兩年還將新建147萬畝、改造提升613萬畝,建設更多“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產良田,推動糧食產量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在保障糧食安全上繼續展現大省擔當。
此外,孫愛軍指出,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是關鍵。山東將集中培育壽光蔬菜、煙臺蘋果、沿黃肉牛等千億級產業集群,把更多優質農產品端上全國老百姓的餐桌。同時,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下更大功夫,比如濱州市的中裕集團,圍繞小麥深加工精耕細作,一噸小麥能生產出600多種產品,創造的產值是普通加工企業的2.5倍;濟南章丘區的三澗溪村,通過發展古村落民俗群等特色產業,村集體收入過去五年增長了近1000萬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像農產品深加工、預制菜、鄉村旅游等,都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將全力做大做強。”
“鄉村振興的落腳點是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孫愛軍表示,山東將按照連片打造的思路,每年布局一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每個示范區最高補助5000萬元,重點用于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山東有270多萬名農村實用型人才,將發揮好這個群體的帶動作用,發展更多的鄉村富民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讓4000多萬農村群眾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責編:姜雪穎
審簽:魏鵬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