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園區擁抱“綠色”未來
海子河位于黃河下游,是寧陽縣磁窯鎮的“母親河”。河流上游,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化工龍頭企業,建立起寧陽化工產業園,被認定為首批省級化工園區之一,化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磁窯鎮落地,化工產業勢頭強勁。
與經濟發展相伴,“化工圍河”困局日益凸顯,海子河“病癥”頻發。一提起化工產業,“談化色變”是很多人的真實反應。
痛定思痛,從破解污染難題出發,寧陽縣化工產業園果斷向綠色發展問路,不僅實現環保設施升級改造,還加快園區內資源循環利用、推動企業創新提質,打通了保護與發展之間的“任督二脈”,走上了一條傳統化工產業園的綠色蝶變之路。
技術賦能 污水實現全過程精準管控
走進寧陽化工產業園,騰空架起、縱橫有序的管廊四通八達,將數十家企業連接為一個整體,底層用來跑原料和蒸汽,上層則專門用于輸送工業廢水。“污水管道由暗處變到了明處,這是最直觀的變化。”寧陽經濟開發區應急環保部副部長寧方超指著上層管道說。
化工行業生產工藝復雜、產污環節多、污水處理難度大。海子河污染的癥結,主要就在于寧陽化工產業園高濃度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溢流直排、企業污水漏排,這是必砍的第一刀。
過去,園區通過地下排污管道輸送工業廢水,易發生管道破損、污水滲漏問題。現在,5.2萬米的污水管道整齊劃一架在空中,與新建的日處理達2萬噸的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同步投用,實現企業污水從“一企一管”到污水處理廠的封閉輸送和處理,從源頭上解決了地下污水管網難監管難維護、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
防止污水跑冒滴漏的同時,園區創新性引入清華大學“水質指紋”技術,通過智慧監管準確辨別污水來源,讓偷排漏排行為無處藏匿。“不同企業排放的廢水都有自身獨特的三維熒光光譜,就像人的指紋,一旦污染發生,可以通過對比企業‘水質指紋’很快找到污染‘嫌疑人’,進行源頭控制。”寧方超說,“水質指紋”技術為污染源精準打擊和高效監管提供了科學手段,使園區水污染預警處置能力大幅提升。
“軟硬”兩手抓,既要監管也要幫扶。園區提供的一對一專業“環保管家”服務,為不少企業送來了“及時雨”。因發展需要,山東晉煤明升達化工有限公司亟須將硫黃回收裝置變更為酸性氣制酸裝置,“環保管家”立刻對接相關部門,幫助企業在較短時間內順利拿到了環評批復文件和排污許可證,解決了環保難題。截至目前,“環保專家”已累計排查環境隱患問題線索千余條,引導企業投入環保整改提升資金3.5億元,幫助更多企業走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資源高效利用 “產業生態圈”加速形成
晉煤明升達將合成氨輸送給華陽迪爾生產硝酸,華陽迪爾將硝酸輸送給華鴻化工生產硝基苯,華鴻化工將硝基苯輸送給圣奧化工生產噸橡膠助劑……在寧陽化工產業園內,企業彼此用一根根管道互聯,原材料供應的墻壁被徹底打破,園區企業實現共生耦合、協同發展。
“我們生產的氫氣、甲醇、氧氣、苯等可以通過公共管廊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園區20多家化工企業作為原料,充足豐富的原材物料和公用工程介質的供應,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山東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譚洪金說,公司徹底轉變傳統焦化企業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大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目前正在建設的年產5萬噸的氫能源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將建立起制氫用氫上下游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園區的吸引力,形成產業集聚的明顯優勢。
一個企業的選址落地,不僅要考量周邊地區的區位交通情況,還要考慮產業生態鏈、企業未來成長等因素,而寧陽化工產業園所具有的,恰恰是符合他們需求的優秀沃土。
產業園建設公用綜合管廊,實現園區循環化發展,以規模化的工業氣體和原料供應吸引新項目入駐,不斷延伸擴展延伸產業鏈條。“目前通過公共管廊可輸送蒸汽、氫氣等12種工業氣體和液體產品,較傳統車輛運輸方式,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極大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物料傳輸速度,預計年均節省企業物流費用近百萬元。”寧方超說。
良好的產業生態是最持久的競爭力。立足園區尿素、合成氨、煉焦、光氣等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園區堅持高端高效發展,以晉煤明升達、恒信高科、華陽集團等重點企業為帶動,著力打造以“氣化功能島”“動力功能島”“環保功能島”為核心的綠色、高效、高端“產業生態圈”,全面推動化工產業向下游精細化、產品高端化、應用協同化轉型升級。園區繪制高端化工產業鏈條圖譜,通過上下游精準招商,持續延鏈、補鏈、強鏈,一批關聯度高、配套性強的高端化工產業項目紛紛落地化工產業園,現已形成8條化工產業鏈條,其中合成氨—硝酸—硝基苯—橡膠助劑產業鏈產值達35億元以上。
創新提質 為企業轉型插上“翅膀”
園區為化工企業打造成長的“搖籃”, 一個個企業也在綠色轉型中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一批“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更高的產業迎來蓬勃發展。
在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年產10000噸二甲戊靈項目現場,施工人員井然有序,加班加點搶抓工時。“該項目是集團除草劑主導產品技改擴產的重點項目之一,采用國內先進技術工藝,實現生產過程的連續化,有效提高安全性和生產效率。”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緒兵介紹,公司堅持走資源節約、綠色環保、產業循環、科學發展的道路,還將打造以數字化裝備為載體的智能化工廠,新上5萬噸/年綠色智能化制劑項目,將實現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控制,推動企業不斷向數字化“農化制劑智能工廠”標桿企業邁進。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山東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建成“華為云”全國首家智慧化工數字孿生工廠,開發人工智能AI配煤系統,告別過去靠經驗配煤的傳統方式,可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參數,優化配煤比例,有效降低配煤成本。通過智慧配煤解決方案、智慧化工數字孿生平臺等數字化轉型項目的打造,降低人力成本13%,提升年綜合效益2000余萬元。“不久前,我們與魯軟數字科技簽署火石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應用協議,將建立起‘智慧大腦’,由數據收集分析向智能決策轉變,這又是一個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里程碑。”山東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來發說。
高端化工是我市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綠色化、數字化、高端化,指引著泰安高端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自我市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啟動以來,以寧陽縣化工產業園為代表的4個省級化工園區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我市打造千億級化工產業的重要戰場。依托豐富的煤炭、石膏和巖鹽等礦產資源,泰安已形成以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產業結構的高端化工產業集群,并不斷向下游精細化、產品高端化和應用協同化的目標邁進。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李皓若 攝影 隋翔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