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這條路,何以永駐“心田”?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
清明期間,安徽合肥肥西縣延喬路,前來祭奠的少先隊員和市民絡繹不絕,鮮花鋪滿了花壇。每一朵鮮花,都似革命先烈的英魂,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綻放,見證中國之“繁花似錦”。
心懷敬仰,緬懷英烈、慎終追遠。在延喬路上,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紅色基因的傳承。踏上這條“紅色之路”,感受那段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革命烈士那種寧死不屈、舍我其誰的戰斗精神,至今歷久彌新,教會我們“不忘本”。陳延年、陳喬年同是陳獨秀的兒子。哥哥陳延年于1927年7月4日晚,在上海龍華監獄被國民黨軍警殺害,臨刑拒不下跪,被敵人亂刀砍死,時年29歲。弟弟陳喬年在哥哥犧牲第二年,即1928年6月6日英勇就義,時年26歲。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再看電視劇《覺醒年代》,更可“近距離”品讀陳延年、陳喬年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從中升華思想境界,砥礪愛國之志。
延喬路不長,全長1.2千米,這條貫通歷史和未來的“紅色之路”,卻承載著厚重的英烈精神。陳延年、陳喬年的生命雖短暫,卻如流星劃過夜空,璀璨而耀眼。為了紀念革命烈士,延喬路由此得名,并深深扎根于每個中華兒女的心田。清明到來,從老人到小孩,從老師到學生……人們紛紛用“獻一朵花”“鞠一個躬”“獻一幅畫報”等特別的方式,來到先烈們曾經為之戰斗、拼搏過的地方,向歷史致敬,向英烈精神致敬。慎終追遠,無比動容。有網友表示:“多希望你們能看到新時代中國!”如今,這盛世,正如你所愿,神舟飛天、蛟龍入海、航母下水、國產大飛機一飛沖天、糧食連年豐收、數字中國日新月異、大國經濟高歌猛進……“延喬路”的盡頭,已通往“繁華大道”。
山川同念,英魂永存。一條路,何以永駐心田?這是因為,人們從未忘卻,今日之繁盛,從來不是憑空從天而降的,而是靠著革命先烈一點一滴打拼下來的,盛世繁華是用鮮血換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聆聽革命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是為了更好地出發。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承載著14億多中華兒女共同夢想的宏大愿景正在多彩打開。越是偉大的夢想,越需要萬眾一心、砥礪奮斗,以不屈不撓、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迎難而上、突破難關、共赴遠大。我們堅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遍布在各行各業,各個場景的新時代奮斗者,都當弘揚英烈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牢記初心使命,積極開拓進取。
一寸山河一寸血,精神豐碑映今朝。奔赴充滿希望的未來路上,更懷念,曾經出發的地方;更汲取,源遠流長的英烈精神。清明到來,人們不約而同在延喬路路牌下,獻上一束束鮮花,告慰先烈、致敬英雄!此刻,我們每個人都心靈都是共振的。這是因為,共同汲取歷史的“營養液”,打開一幅奔向民族復興的壯闊圖景,我們目標同向、行動同心。愿延喬路上的鮮花永遠盛開,愿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編輯:張曉丹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