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前部長:云南——中國西南的一顆“明珠”
作者:翁詩杰(Ong Tee Keat)
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
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

?
云南擁有超過1.9萬種高等植物物種,占中國總數的50.2%,以及2273種脊椎動物物種,占中國總數的52.1%,因此在中國生物多樣性榜單上位居榜首,也讓中國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排名第八的國家。
盡管只占中國4.1%的土地面積,但令人驚訝的是,云南擁有171種罕見和瀕危植物物種,占中國受保護植物的44%。除此之外,在全國335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云南擁有243種,占中國總數的72.5%,其中15%是云南特有的物種。
盡管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脆弱性不斷受到嚴峻考驗,尤其是氣候變化的沖擊,但云南通過利用數字技術來保護其獨特生態遺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
作為技術創新和生物多樣性的紐帶,數字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僅為保護自然提供了一條新的可行途徑,而且還構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容協調的美麗圖景。云南省不斷發現新的植物和動物物種,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形象。因此,云南省仍然是中國,乃至整個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堅實堡壘。它展示了可持續發展與生態保護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在這一背景下,中老鐵路項目在云南省引起的環境影響,其緩解努力對來自發達國家的懷疑者來說,無疑是大開眼界。對于發展中的全球南方國家而言,正值其發展的可持續性備受質疑時,中老鐵路的成功經驗不啻是他們增強信心的“強心劑”。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將云南首次置于世界鐵路連通圖上,使其成為了國際關注的焦點。這標志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半島的偉大勝利。與此同時,沉寂了十年之久的泛亞鐵路網也被及時喚醒。
從那時起,經濟學家和物流從業者有充分的理由對云南—老撾邊境的鐵路物流統計數據的急劇增長感到樂觀。來自東南亞半島鄰國的更多熱帶水果現在可以通過云南,更方便地運送到中國各地,這使得云南在中國-東盟貿易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這條長達1035公里的鐵路,曾因地形險峻而被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卻為鐵路物流的飛躍貢獻了44.7%。
現在,云南已萬事俱備,即將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半島之間的交匯點,最終且將銜接到泛亞鐵路系統。然而,該地區未來的前景,遠不止貨運貿易那么簡單。
?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從“一帶一路”到隨后的三大全球倡議,中國提出的一系列倡議對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也將構建地區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逐步化為現實。然而,若無云南及其東南亞鄰國在人文淵源上千絲萬縷的交融,雙方的經濟合作是不可能取得今天這般成就的。
云南和近鄰的緬甸、泰國、老撾以及馬來西亞等國多民族文化同根同源,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石。這是“一帶一路”倡議互聯互通的五大支柱之一,也是“二軌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與“一帶一路”框架下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相比,毫不遜色。
然而,只有通過全面的互動,同根同源文化的親和力才能成為實現命運共同體理想的天然助力。在此背景下,中老鐵路,以及未來泛亞鐵路系統的另一個分支——中泰鐵路帶來的客運能力,及時回應了加強地區凝聚力和友好交往的時代需求。
在厚植對東南亞長期友好關系的過程中,中國可不必吝惜增加同相關國家接觸的開放窗口。從東盟的角度來看,云南為中國與東盟的文化互聯互通,提供了可供發揮作用的紐帶通道。這與廣西南寧作為面向東盟海運貿易的對接窗口,可以并存不悖。
畢竟,中國-東盟伙伴關系在本質上是多維度的。中國應有效利用各個方面的優勢,來同多元的東盟打交道。反之,東盟十個成員國在與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打交道時的互補性也應當給予應有的重視,盡管其成員國在特定領域的同質競爭不可避免。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Yunnan: A polished jewel nestled in the Southwest"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