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免簽證措施效果顯著 中泰人員往來持續升溫
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 (武妍虹、馬康美)中泰兩國于今年1月28日簽署了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隨著該協定自3月1日起生效,中泰人員往來正式進入“免簽時代”。
如今,互免簽證措施實施已滿一個月,具體落地效果如何?對雙邊交流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就這些問題,人民網對泰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陳金盛(Sittikorn Chantadansuwan)進行了采訪。
陳金盛表示,泰國政府自去年9月底就著手與中方就免簽協定問題開展談判,初衷是希望便利兩國民眾互訪,并促進本國旅游業發展。自協定生效以來,中國游客訪泰熱度持續攀升,有效助力泰國旅游業煥發生機與活力。
來自泰國旅游與體育部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泰國本年度累計接待外國游客超過937萬人次,創造收入約4547億泰銖(約合909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游客超過175萬人次,穩居榜首。
與此同時,中國也逐漸成為泰國民眾旅游熱門目的地。據統計,截至3月31日,云南磨憨邊檢站共驗放泰國籍旅客2100人次,其中磨憨鐵路口岸驗放629人次,搭乘中老鐵路入境的泰國旅客快速增長。
隨著免簽政策的實施,各方對未來中泰雙向旅游持續火熱持樂觀態度。泰國旅游與體育部預計,2024年將吸引約800萬中國游客赴泰旅行,帶來約3200億泰銖(約合64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收入。這將進一步推動泰國旅游業的繁榮發展。
泰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陳金盛(右一)接受人民網采訪 。人民網 武妍虹攝
陳金盛在采訪中表示,泰中關系歷史悠久,而民間交流是兩國交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免簽政策的推出,極大地便利了兩國人民之間的溝通交流。符合免簽條件的人員在出行前無需再準備各類簽證材料,出境游將更方便,貿易往來也更加順暢。
據了解,享受免簽政策要求護照必須在有效期內。中方持公務普通護照、普通護照人員和泰方持普通護照人員,可免簽入境對方國家,并且單次停留期不超過30天,每180天累計停留不超過90天。如果停留期超過30天或者需要入境定居,從事工作、學習、新聞報道等須事先批準的活動,仍要在入境前向對方簽證機關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在采訪中,陳金盛也作出提醒,中泰兩國免簽政策的范圍僅涵蓋旅游、商務和探親。如果超出這三項目的,則必須在旅行前申請對應的簽證。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論是中國游客還是泰國游客,在入境對方國家前應提前查閱好相關規定,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文化習俗。
陳金盛最后談到,明年中泰兩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泰方將積極為相關慶祝活動做好籌備工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