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記者專訪丨德國議員:美國拱火俄烏沖突是利益驅使
俄烏沖突持續兩年多以來,德國民眾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聲浪日漸高漲。德國聯邦議員彼得·拜斯特隆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只會讓沖突局勢進一步惡化,同時讓美國軍工企業大發“戰爭財”,從俄烏沖突中賺得盆滿缽滿。
彼得·拜斯特隆對總臺記者表示,俄烏沖突升級以來,德國政府持續加碼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并不斷違背此前對民眾的承諾,這種做法不得民心。
德國聯邦議員 彼得·拜斯特隆:自俄烏沖突升級以來,一直有很多德國民眾反對向烏克蘭提供任何形式的武器。從只運送頭盔、小型武器,層層加碼到重型武器、彈藥,政府曾經說不會提供裝甲車,但如今德國的裝甲車就在烏克蘭,他們甚至還在討論提供可以直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遠程巡航導彈。大部分民眾反對德國向烏克蘭提供巡航導彈,因為這只會加劇沖突。
拜斯特隆指出,美國呼吁西方國家不斷加大對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力度、拱火俄烏沖突,背后是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美國很多軍工企業借此牟得暴利。
德國聯邦議員 彼得·拜斯特隆:對烏軍事支持是一筆大生意,尤其對于美國軍工企業而言。沖突不斷持續,很多人枉送生命,但軍工行業豪賺上百億,這種暴利是推動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動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