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際 > 正文
  • 感知中國 增進友誼(“留學中國”故事)

      

      沈陽工學院與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設“一帶一路”訂單班,聯合培養行業急需的“專業+俄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訂單班學生畢業后將回國從事數控技術相關工作,實現高質量就業。圖為中國同學和留學生分享操作經驗。

      新華社記者 楊 青攝

      

      努比亞在演講活動中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

      受訪者供圖

      

      安雅在學校為留學生舉辦的新春活動上用毛筆書寫“福”字。

      受訪者供圖

      

      聞名在河南商丘市夏邑縣太平鎮參觀龍港灣空中草莓體驗館的智慧農業設施并錄制視頻。

      受訪者供圖

      

      中國海洋大學留學生在山東青島市李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體驗紗燈畫修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張 鷹攝(影像中國)

      

      北京交通大學留學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觀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胡慶明攝(影像中國)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國之一。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通過不同方式感知中國,也增進了各國對中國的了解。

      泰國留學生諾魯布拉——

      “只有來中國走走看看,才能真正讀懂中國”

      “我一直想看看中國鄉村是什么樣子,也想知道在中國鄉村生活是怎樣的感覺。”不久前,泰國留學生諾魯布拉(中文名“聞名”)終于得償所愿,到廣西柳州市鹿寨縣的朋友家中,對中國鄉村生活進行了一次沉浸式體驗。

      在那里,聞名早上7點起床喂雞、給地里澆水,9點打理果樹,11點準備午飯,下午還會去逛逛集市。夜幕降臨后,他和朋友一家或圍著暖爐追劇聊天,或在村里散步休閑。聞名用“Z世代”視角,把中國鄉村有滋有味的生活錄制成短視頻,發布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開啟中國鄉村體驗,沒想到會是這樣?”等系列視頻吸引了20多萬人次觀看。

      今年32歲的聞名已經在中國學習生活了近13年,目前在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攻讀國際政治專業博士學位。他在學習之余熱衷于走訪調研,已去過30多個中國城市。從2022年開始,聞名在海外社交媒體開設賬號,根據他在中國的經歷,分享他對中國經濟社會、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傳統文化等方面發展的所感所想,已累計發布視頻作品148個。

      廣西鄉村之旅結束后,聞名又準備去云南昆明乘坐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全方位記錄沿線風光和人民生活。“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來中國走走看看,才能真正讀懂中國,才能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他說,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推動城市發展,也惠及鄉村,比如“我發現即便是在鄉村集市上賣衣服、蔬菜的攤位,也都可以使用移動支付。”

      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吸引越來越多泰國游客。“隨著泰中兩國互免簽證協定3月1日正式生效,我的很多朋友都計劃來中國旅行。”聞名說,中國政府作了很多努力,讓外國游客來華更便利:移動支付可以綁定外國信用卡、北京地鐵和熱門旅游景點的英文信息服務更加完善……這些都為外國人來華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環境。“泰中兩國促進雙邊旅游,將進一步推動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增進互信,對地區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外交官一直是聞名的職業理想。明年畢業后,他希望能進入泰國外交部工作,為“泰中一家親”親上加親貢獻力量。“明年將迎來泰中建交50周年,我希望能用在中國學到的知識,為兩國加強各領域、各層次溝通,共同構建更為穩定、更加繁榮、更可持續的泰中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聞名說。

      薩摩亞留學生安雅——

      “在中國生活得越久,越能發現中國的魅力”

      “我從小就知道保護紅樹林的重要性,能在高樓林立的深圳看到紅樹林,讓我感到非常親切。”薩摩亞留學生安雅正在廣東深圳市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參加育林活動。她戴上手套、拿起鋤頭,清理紅樹林周邊的雜草。不一會兒,拔出的雜草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安雅說,薩摩亞也分布著廣闊的紅樹林,紅樹林能抵御風沙、保護海岸,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薩摩亞同樣需要走這樣的發展道路。”

      安雅介紹,她的8個兄弟姐妹中有4個都曾在中國留學,“我的哥哥姐姐經常和我提起中國,對中國的向往從小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2019年,她成功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習一年中文后,又進入天津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習至今。“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通過手機應用軟件和移動支付,就能滿足幾乎所有生活和出行需求。”安雅說,這樣的電子商務模式方便、快捷、高效,給她很大啟發,“我期待能去中國電商企業實習,深入了解這種新業態。”

      學業之余,安雅還積極參加文化藝術活動。2020年,她參加了由19所中國高校47名來華留學生組成的留學中國“云”合唱團,并參與創作了歌曲《夢想之路》,表達對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祝福。“‘一帶一路’,牽著手世界一起走……”安雅輕聲哼唱起來。她回憶說,一次合唱團聚會上,伙伴們分享了各自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相關情況,讓她萌生了創作歌曲的想法,并和大家迅速行動。寫詞、作曲、策劃MV……和愛音樂的人共同創作歌曲,成為安雅留學中國的寶貴經歷之一。

      不久前,安雅參加了赴甘肅敦煌莫高窟等地的調研參訪活動。莫高窟崖壁上大小洞窟錯落有序地排列,洞窟內的壁畫歷經滄桑仍然明艷奪目,沿古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天然礦物顏料溢彩千年。安雅說,在薩摩亞,人們用燃燒植物產生的炭灰做顏料,因此繪畫只有黑色一種顏色,“莫高窟不同顏色的壁畫,展現多元文明的匯聚交融,也讓我更加真切體會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開一家中國書店是安雅的夢想。她說,書店里不僅要出售翻譯成薩摩亞語的中國故事,還要不定期邀請中國作家、畫家來分享中國文化。“在中國生活得越久,越能發現中國的魅力,我想成為薩摩亞和中國之間的文化橋梁,讓更多薩摩亞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埃塞俄比亞留學生努比亞——

      “不僅開闊了視野,也感受到了關心和溫暖”

      “我要實現夢想離不開中國。”埃塞俄比亞留學生努比亞對技術情有獨鐘,他的夢想是成為機械工程師。努比亞從小就喜歡在家里“拆解重組”收音機、電話、遙控器等家中物品。當發現家里的電器產品都印著“中國制造”,街上的高樓大廈許多都是由中國企業幫助建造時,去中國求學的種子逐漸在他心中扎根發芽。

      努比亞介紹,父母十分支持他留學中國的想法,一直在尋找機會幫助他實現夢想。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向努比亞的父親推薦了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努比亞聽說后就立即上學校官網查起了相關信息。在了解到機器人制造、電路焊接、液壓動力系統的教學信息后,他馬上準備材料申請,并在不久后被成功錄取。

      “在這里,我不僅開闊了視野,也感受到了關心和溫暖。”剛開始,努比亞學習物理動力、機械傳感等知識時比較吃力,尤其在為機器人設計移動軌跡、測試電壓反應等實操環節遇到不少困難。“我的老師會在課后耐心地給我講解,當我遇到不懂的機械原理請教她時,她都會不厭其煩地一條條為我解答。我的同學也會帶我去逛科技館、看機器人展,一起完成作業,幫助我更好地適應在中國的生活。”努比亞對中國老師和同學充滿感激。

      留學中國讓努比亞發現,僅從技術層面學習機械制造是不夠的,要成為復合型應用人才,還需要學習語言文化等相關知識。從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后,他并沒有選擇馬上回埃塞俄比亞就業,而是又申請了中國教育部的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到浙江師范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努比亞介紹,在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會中文能提升就業競爭力。他希望未來回到家鄉時,自己也能成為既懂中文又懂技術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近年來,努比亞能夠明顯感受到非中關系日益緊密。“在埃塞俄比亞,一提起中國,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在首屆“你好,絲路”網絡國際傳播交流大會上,努比亞在《這就是中國》的演講中說,共建“一帶一路”為非洲帶來了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中國幫助非洲國家改善了民眾生活,“我能感受到,共建‘一帶一路’是‘你有的東西你給我,我有的東西我給你’,中國是真心幫助非洲,中國為推動非洲乃至全球發展所作的貢獻有目共睹。”

      在努比亞看來,中國沒有復制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對于非洲國家具有重要啟發意義。“我希望能用所學知識幫助提升‘非洲制造’水平,讓非洲的機械產品和技術能力走向世界。”他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