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腦肺共治,一站式挽救患者于危疾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于冰冰 通訊員 劉巖 審核 聶艷艷)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成功救治一位顱內動脈瘤破裂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及肺部重癥感染患者。
患者女性,60歲,因“頭痛12小時,加重伴意識不清2小時余”入院,顱腦CT檢查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影像中心開通綠色通道為其急查頭頸部CTA檢查,提示左側椎動脈動脈瘤可能性極大。按照常規顱內破裂動脈瘤的治療流程,此時應該按部就班進行術前準備,然后急診開顱或者介入手術治療患者動脈瘤,但心電監測提示患者心電圖呈現急性心肌缺血特點,血壓降低至60/30mmHg,急查腦鈉肽及肌鈣蛋白等指標均呈進行性升高趨勢,心內科醫師會診后考慮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死,隨時可能出現心源性猝死。?
根據心內科專家會診意見,立即給予患者靜脈擴容、維持血壓等一系列相應治療措施。
為確保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治療,神經外科主任劉鐘誠立刻申請了全院會診,組織神經介入團隊、心內科、急診重癥醫學部、麻醉科、內分泌科針對此患者的病情展開術前討論,綜合考慮患者基礎身體條件、發病后臨床表現、影像學資料、可能預后及患者與家屬的意愿等情況,認為顱內動脈瘤就像顱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出血,一旦出現破裂出血,其致死率、致殘率非常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刻不容緩,同時為明確患者冠狀動脈情況,急診為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及神經介入栓塞顱內動脈瘤為最佳治療方案。為抓住稍縱即逝的手術時機,避免瘤體再次出血及心血管意外,神經外科副主任曲傳濤帶領神經外科介入團隊,與麻醉科、心內科介入團隊、介入診療部通力合作,當日為患者完成心、腦血管介入手術治療。冠脈造影未見冠狀動脈明顯狹窄,又經過70分鐘的緊張操作,左側椎動脈夾層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順利完成。
術中、術后患者血壓維持良好,手術后當晚患者病情再次出現變化,出現呼吸急促、憋喘明顯、氧飽和度持續僅波動在80%左右、高熱不退,急性呼吸窘迫及肺部重癥感染等癥狀。醫護人員緊急對患者氣管內插管、持續呼吸機輔助通氣。經過長達半月的抗感染、平喘、祛痰、呼吸功能鍛煉、纖維支氣管鏡診療后,患者終于成功脫機拔管了。在神經外科及監護室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患者恢復良好,目前已康復出院。
對于破裂的顱內動脈瘤,手術時機的選擇十分關鍵。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者,及早手術(72小時內)可通過兩個因素產生有利影響。一是可以防止再次出血,二是手術后可允許醫生通過靜脈滴注尼莫地平和HHH(血液稀釋、擴容、升壓)等治療,防止及治療腦血管痙攣。依據經驗,如患者病情穩定或有所改善,即可行手術治療,反之出血點未被控制,防止血管痙攣的治療將較為危險。
近年來,神經外科成立了專門卒中急救團隊及卒中急救護士崗7×24小時全時段在崗,做到與院前急救系統對接與信息共享,依托信息化技術進行質量控制改進,優化院內急救流程,定期召開質控會議,縮短腦卒中急救時間,爭分奪秒全力保障患者腦健康。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卒中中心團隊將繼續努力,在現有優勢基礎上,努力開展卒中干預的各項關鍵技術,完善醫院多學科聯合工作機制,以更加精湛的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規范化、高質量和高效率的醫療服務,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