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飲鄉良種繁育繪就“芯”希望 2000余畝基地產小麥良種280萬斤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 審核 陳茂榮)陽春三月,小麥進入返青期,也是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走進鄉飲鄉金馬村,百畝良田里噴藥機、施肥機來回穿梭、忙碌作業,種糧大戶王永生正在為500余畝良種繁育基地噴藥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關系國家糧食安全,關乎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2021年,王永生成立寧陽縣金糧源家庭農場,流轉土地400余畝,土地托管100余畝,開展良種繁育。“我們家庭農場繁育的良種是萬豐種子公司的‘訂單良種’,畝產1400斤左右,不僅產量可觀,我們還全程提供農機手就駕駛機械服務,服務費用提供低于市場價格,最后按照高于市場價格0.1元/斤的價格給農戶結算,讓農戶省心、省力、省錢。”農場負責人王永生說。
記者在金糧源家庭農場里看到,噴灌機、旋耕機、播種機、施肥機、鎮壓機等10余臺農機具整齊排列、整裝待發,三名農機手技術嫻熟、隨時待命,為轄區農戶提供“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一條龍”服務,農戶除了收取土地租金外,也能在農場從事除草、提純等輕度體力勞動,實現多項收益。
近年來,鄉飲鄉探索實施“企業+合作社+農戶”“農場+企業+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統一施肥、統一用藥、統一技術指導,為農戶提供“套餐式”“全托管”等多種模式的農業服務,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聯農帶農、共同致富,持續夯實小麥豐產豐收、高產穩產的種子基礎,推動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和智慧化發展,著力構建農業現代化產業體系。
眼下,寧陽縣鄉飲鄉田野里,隨處可見農民勞作的忙碌身影,聽到農機震耳的轟鳴聲響,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春忙景象。這里,像金糧源家庭農場一樣的優質良種繁育基地約有2000余畝,常年生產優質小麥良種280萬斤,總收益330萬元,一片片農業“芯片”賦能希望田野,給農民帶來豐收希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