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天地間的“新農人”丨“返鄉”村支書孫文遠 引振興“活水” 繪山村新景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鄭凱 攝影 趙文文 審核 晁彤彤)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3月22日,在肥城市老城街道大石關村的櫻桃大棚里,村民們澆水、施肥、疏果……侍弄著大棚櫻桃。再過半個多月,這些“致富果”就要上市了。2.7公頃的大棚櫻桃,預計能為村集體增收60萬元?!霸诩议T口‘上班’,不僅能賺零花錢,還能顧家,好著哩!”70歲的村民袁明岱笑意盈盈。
農戶們打理著果樹,村里的“帶頭人”孫文遠也是一刻不得閑,上至村里發展規劃、外聯內接,下至村里養老助殘、鄰里和睦,只要能想辦法辦妥的事,孫文遠絕不含糊。這樣一個敞亮的人,為“沉悶”的村子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石關村地處肥城北部丘陵地區,傳說此地古時處于齊魯交界處,曾為一處關隘,故取村名為“大石關”。“大石關、大石關,關住了隘口,也關上了營生”。這里的自然環境相對較差,村民靠天吃飯。在老城街道的33個村中,這個村一度排名下游。
如今,這里呈現另一番景象。高標準農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暖心食堂敞開“懷抱”,為村民提供“一餐熱飯”;合作社年年分紅,社員鈔票越分越多……這是鄉村發展的好兆頭,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底氣所在。孫文遠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孫文遠今年53歲,是土生土長的大石關村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孫文遠的性格里,如磐石一樣印刻著堅毅和果敢。年輕時沒有出路,他外出謀生,多年打拼,在建筑領域謀得一席之地,千辛萬苦換來一番成就。
雖然外出經商富了腰包,但在孫文遠看來,家鄉富美是心中夙愿?!翱吹絼e的村變化很大,而自己的家鄉卻還是一副老樣子,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就想著有機會一定為生我養我的家鄉謀點福利?!睂O文遠說,后來,街道招引在外人才回鄉,受到邀請的他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回村之路,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成為大石關村的黨支部書記。
大石關村發展的路子該怎么走?“關鍵是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讓幸福有基礎。”孫文遠謀定而后動,帶領村“兩委”和村民開啟“拓荒”之旅。然而,帶領一個“后進村”蹚出“逆襲”之路并非易事,內心堅定的他誓要走好這條“艱辛路”。
孫文遠說,剛回村時,遇到棘手問題他也發怵,然而,既然挑起這副擔子,就不能后退。讓孫文遠記憶深刻的是,在“三資”清理時,村里在收回應該收取的一片承包地時遇到阻力,土地收不回,整體工作受到影響。他和村“兩委”成員往兩戶村民家里去了七八十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多番努力下,最終做通了村民的工作,土地整理得以順利進行?!稗r村工作難度不小,處理任何事都要像對待自家的事一樣去處理,認真去做,多溝通交流。得到大家伙兒的理解和認可,一切難事都有解決的契機?!睂O文遠說,在“三資”清理中,大石關村清理出7.3公頃土地。
大石關村成立了村黨支部領辦的裕遠農業專業合作社,村集體以“三資”清理出的7.3公頃土地入股,村民以4公頃閑置土地入股,一個個“井”字形小田變為“全村一大塊”的機耕大土地,規模化經營具備了條件。
引進旱稻香米種植項目,發展設施大棚,打造智能化蛋雞養殖基地,種植中藥材……一個個項目鋪開了大石關村產業發展的路子?!昂献魃绨l展勢頭非常好,社員前年分紅3.38萬元,去年分紅4萬多元。89戶‘股民’嘗到了抱團發展的甜頭?!睂O文遠說,2021年,村集體收入為16.8萬元,2023年,村集體收入增加到近90萬元。
產業發展的路子順了,集體收入增加了,鄉村建設、環境治理就有了更好的依托。在上級的支持下,孫文遠帶領村“兩委”統一規劃村莊建設,保留中心村,拆除自然村71戶舊宅,新建安置房,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打造沿河景觀帶,清修水庫,硬化3條道路,修建4座橋梁,新建8000余米雨污分流管網,安裝路燈,建設紅色文化廣場。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孫文遠說,發展是為了群眾,要讓群眾得實惠。村里建起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這里有文明實踐廣場、村史館、書畫博物館、美德超市、暖心食堂和藝術創作實踐基地。
去年10月,暖心食堂開門納客,全村75歲以上的老人、低保戶、五保戶等特殊人群,都可以免費解決“一餐熱飯”問題。“今年,我們村又投資150萬元,在村子東部建了一個600平方米的老年食堂,進一步方便村東部群眾就餐。”孫文遠說,8個自然村的就餐老人達到200多人,70歲以上的老人過生日,還會收到村里贈送的蛋糕。
腰包要富,頭腦更要富。在美德超市,群眾通過美麗庭院創建、照料老人生活、關愛困境兒童、幫助弱勢群體等文明創建活動獲得的積分,可以兌換自己想要的、相應積分值的商品。村里每年還會舉行獎學金頒發儀式,鼓勵考上大學的孩子振翅翱翔,以知識回報社會。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歷盡千帆,說起最讓自己欣慰的事,孫文遠說,這莫過于村風和村民精神面貌的改變。在攜手共富的行進之路上,村民們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高漲。
“村里的變化翻天覆地、有目共睹,不僅群眾口袋里的錢多了,環境和群眾的精神面貌也上了一個大臺階,我們村會建設得更好。給我們的‘帶頭人’點贊!”袁明岱說著,豎起了大拇指。
“做工作一碗水端平,為老百姓干實事,解難題,能獲得群眾的認可,得到大家的支持。我的目標是帶領大家伙兒共同富裕。”孫文遠說,“人心齊了,還怕發展的事不成?”
記者手記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立足新時代、放眼新征程,實現共同富裕,重點在鄉村,難點也在鄉村。
孫文遠和“孫文遠們”成長于鄉村,在外打拼,矢志奮斗,一份鄉愁是他們心中無法割舍的深情。他們重新投身于廣闊的田野間,耕耘著理想,肩挑著責任,書寫著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畫卷,為共同富裕增添生動注腳。
泰安創新黨管人才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不斷優化鄉村人才發展環境,提升引才、留才軟實力,去年舉辦了在外優秀人才懇談會,引導553人回鄉創業,227人回村任職。
我們相信,廣袤的田野必將成為人才的“沃野”。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