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古樹又逢春!來山東看古樹,感受綠意濃濃的春天

      春風送暖,綠樹新芽,大地重煥生機。

      在山東,有一些古樹已佇立千百年,它們在自然的山野里埋伏于大地,積蓄力量去高擎天空。它們不僅是寶貴的生態資源,還是地理坐標,是文化符號,在古樹的年輪里,記錄著世世代代的人文故事,承載了濃厚的鄉情。正如一位村民所說:“老樹在,家就在!”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山東的那些寶藏古樹。

      濰坊千歲“梨樹王”,最大結果量達300斤

      濰坊昌邑山陽大梨,以果實碩大、皮薄肉脆、汁多液甜享譽全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極品大梨全部都產自博陸山的千年梨樹。“省內樹齡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梨樹園就保存于此,樹齡超過300年的便有五千多棵。其中一株樹齡已逾千年的“梨王”,是這里的“鎮園之寶”,至今仍枝繁葉茂,年年花團錦簇、碩果累累,最大結果量能達到300斤,“梨王果”單果曾賣到88元一個。

      

      與“千年梨王”緊緊相鄰的是“雷擊木梨樹”,這也是一棵“神樹”,相傳幾百年前,此樹曾遭受雷擊重創卻頑強存活,現在樹干部分已基本干枯,靠樹皮輸送營養,結出的大梨口感絕佳、個頭均勻,大小重量差不超過50克,充滿了傳奇色彩。

      

      在這里,每一棵梨樹都有名字,每個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

      濟南千年降龍樹,香飄十里美如畫

      這株降龍樹學名為流蘇樹,生長在在濟南南部山區柳埠街道槲疃村,高約20米,每年春末夏初花滿枝頭,蔚為壯觀,很多游人慕名來此觀賞,拍照留念。流蘇樹纖長的花瓣,微風吹來,隨風搖曳,煞是好看,成為南部山區一道亮麗風景。

      

      降龍木自古就作為一種稀有珍貴藥材而名聲遠揚。在評書《楊家將》中,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故事講到,楊六郎率軍攻打天門陣時,被遼軍放出的毒氣所困阻,傷亡慘重,后穆桂英帶來降龍木驅散陣中毒氣大破天門陣。

      歷史上還曾用降龍木制作成筷子,用來測試用餐和飲水中是否摻有毒素。

      濟寧孟廟內古樹蒼郁,引人入勝

      孟廟內古樹蒼郁,蔥蘢茂密,營造出滄桑悠遠、大氣沉穩之意境。

      孟廟現有各類古樹名木300多株,最早古樹已有900余年的樹齡。經宋、元、明各代補栽的樹株,也有七、八百年的樹齡,廟內古樹以檜柏、側柏為主,其中“古柏抱槐”“檜寓枸杞”“洞槐望月”等奇特景觀引人入勝。

      

      

      在山東濟寧,還有曲阜三孔世界文化遺產古樹群成功入選中國100個最美古樹群。三孔古樹名木數量多、樹齡高、種類全,共有11127株古樹名木。三孔古樹群是特有的歷史文化標志,客觀記錄和生動反映了儒家文化發展和歷史變遷的痕跡,是珍貴的基因資源、獨特的文化符號,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生態價值。

      

      青島1200歲龍頭榆,盤它消愁

      在嶗山流行著“摸摸老龍頭,一世永無愁”這句話,這棵老榆樹生長在青島嶗山風景區太清宮三官殿側門外,形狀奇特,樹高19米,相當于六七層樓高;枝繁葉茂,樹干盤曲形似龍頭,人稱“龍頭榆”。相傳此棵龍頭榆為唐朝名道李哲玄親手栽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日照千歲樸樹,冠如華蓋

      這棵小葉樸樹,位于日照五蓮戶部鄉的楊家峪村。樹冠如華蓋,裸露的樹根如同龍爪盤結,表層長滿疙瘩,遒勁有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

      樹徑約1.5米,冠幅100多平米。每年4月開花,秋季結果,可以食用。相傳此樹植于北宋年間,距今已有1000余年,被稱為“江北第一樸樹”。

      

      濱州千年文冠果樹,枝繁葉茂

      在山東濱州,號稱齊魯“小靈巖”的唐李庵景區內佇立著一株千年文冠果樹。文冠果樹是我國北方珍稀樹種,素有“南有菩提樹,北有文冠果”之稱。相傳此樹為隋唐時期唐李二仙所植,千百年來歷經風雨,今日依舊綻放新綠并開花結果,被世人稱為神樹。

      

      

      淄博近300歲流蘇古樹,花開似雪

      “樹覆一寸雪,香飄十里村。”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這棵流蘇樹都會如期盛開,花開時一片白茫茫,如落雪一般,因此又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叫“四月雪”。微風吹來,香飄十里,給整個村莊增添了一份詩情畫意。如今,這棵近300歲的流蘇古樹,仍看不出一絲蒼老,依舊充滿活力。

      

      

      古樹名木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寄托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延續著優質的生物基因,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

      它們有的集中于泰山、三孔等景區,有的生長在曠野、村落、庭院;它們見慣風雨、歷盡滄桑,陪伴人們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它們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時代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它們是活文物、活歷史,也是我們童年的伙伴、心中的故鄉。

      古樹又逢春,歡迎來山東觀賞古樹,感受山東濃厚的歷史文化。

      海報新聞編輯 高雪婷 綜合整理自海報新聞、濟南日報、大眾日報、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