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外貿經營主體首次超過60萬家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本報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杜海濤)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超過60萬家,達64.5萬家。全國海關以智慧手段賦能現場作業、監控評估和科學決策,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幫助企業降本提效。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作為經營主體,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動力源。全國海關努力發揮智慧海關在涉企服務方面的作用,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一是推動業務辦理更便捷。持續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進一步優化“一站式辦理”工作機制。二是推動物流運輸更高效。三是推動海關監管更智能。目前,在上海洋山港四期、廣州南沙港四期等自動化碼頭內,已經逐步實現無人裝卸、無人駕駛運輸等自動化作業。
目前,海關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語音錄入、圖像識別、智能搜索等功能,助推企業的業務辦理更加便捷、高效、精準。截至2023年底,“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提供政務服務事項112項,查詢及公共服務37項;“掌上海關”應用程序提供服務功能108項,“掌上海關”微信小程序提供功能45項,“單一窗口”已建成23大類、875項基本服務事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