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常委會會議為何開到了起步區
3月14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迎來了一場高規格會議——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起步區不僅成為主會場的所在地,與會人員還專門拿出半天時間實地調研當地的重點項目。省委常委會會議為何開到了起步區?這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
從重要程度上來看,先行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山東的重大戰略,必須擺在全局發展的重要位置,省委常委會會議對此進行專題研究,能夠更好地推進先行區建設各項工作。而作為覆蓋山東全域的重大戰略,先行區也需要起步區這一重要載體、平臺取得新成績、新突破。起步區建好了,將會起到強有力的示范引領作用,助推先行區建設更上層樓。
從發展階段來看,當前,先行區建設已從規劃編制、開局起步轉入全面展開、縱深推進的新階段。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需要一場高規格會議進一步明確發力方向和工作著力點。
從起步區自身建設的角度,也迫切期待這樣一場會議。2021年4月批準設立的起步區成立已近三年,三年來建設成效顯著:
——規劃基本定型。編制完善了國土空間、產業發展等各類綜合性規劃和專項規劃,構建起“1+4+16+N”的規劃體系,并整體轉入落地實施階段。
——路網加快建設。跨河通道進一步加密,黃河大道一期等主干道竣工通車,內外交通更加暢通便捷。
——產業亮點紛呈。成功引進落地比亞迪、國電投、愛旭等一批重大項目,規模體量大、帶動作用強,新動能加速集聚。
——配套日益完善。實施一批教育、醫療、文化、生態、市政等重點工程,回遷安置有序推進,城市形象不斷提升,綜合承載能力逐步增強。
無論是對全面展開的先行區,還是對處于向“五年成形”目標邁進的起步區,關鍵節點召開這樣一場高規格的會議,既鼓舞斗志、激發干勁,又堅定全省上下乘勢而上、深入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
其實,這次會議不光是加力鼓勁,它更是一次務實會,為起步區的發展把脈定向,為下一步工作確定發力點。
發力點之一是產業建設。縱觀中外城市發展軌跡不難發現,城市若沒有產業支撐,最后只能淪為“空城”;而產業沒有城市依托,也不可能持續發展。對于起步中的起步區來說,做強做優產業,實現“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才能真正從一座新城成長為全省乃至全國動能轉換探路、打樣的動力之城、活力之城、引力之城。
今年的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濟南將推動起步區加快優質產業導入培育,全力推進比亞迪二期、黃河創新孵化產業園等一批優質產業項目,并且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服務業“3+1”產業,加快培育壯大優勢主導產業。我們常說,大項目支撐大產業,大產業帶動大發展,這批優質項目的落地,勢必將為起步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的堅實支點。
發力點之二是窗口建設。作為繼雄安新區之后全國第二個起步區,起步區能夠且必須成為一個“窗口城市”,以自身為樣本,生動立體地向外界展現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和先行區建設的成效,展現新城的所特有的競爭力、幸福感,成為現代化強省建設乃至“中國之治”的新典型。
因此,起步區的建設就不僅只著眼產業高地,更要著眼宜居新城。通過高起點城市設計,為每個片區、地塊明確適宜的功能定位、業態模式,讓城市更現代,更有溫度,讓居住者、從業者有歸屬感、自豪感。當前,起步區正高標準規劃建設都市陽臺、總部經濟區,推進電視塔、博物館建設,啟動科技館建設,以亮眼的地標建筑展示新城風貌,讓標志性的城市形象成為山東發展新的名片。
發力點之三是環境建設。環境,既是城市形象和發展水平的體現,也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環境,不僅包括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有配套完善的硬件設施,以及涵蓋人才生態、數字治理、營商環境在內的軟環境。
環境塑造,起步區已在探索。2023年,開工市政道路212公里,具備通車條件125公里,跨河通道謀劃加密至21處;提升鵲山山體環境,規劃建設了一批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小區附屬游園;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大廳可辦理事項達到1336項;出臺“20條”人才支持政策,“鵲華人才驛站”為青年人才求職提供最長7天免費房間……城市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由這一系列的小便利、小溫暖構成的大環境,將成就起步區吸引留住人才的“金梧桐”。
春日起步區,生機盎然。一年之計在于春,從“一紙規劃”繪藍圖到“多點開花”抓實干,“未來之城”正迎著春風拔節生長。(來源:大眾日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