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繡娘”創業記:帶頭致富 繡品遠銷國內外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15日電 (戚亞平 高興)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新疆兵團)第四師昭蘇墾區七十七團,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是位小有名氣的哈薩克族婦女,她帶領“繡娘”們勇闖市場,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致富路。
跟著媽媽學習刺繡手藝
3月,七十七團室外仍是冰天雪地。在阿依娜刺繡坊里,“繡娘”們正聚精會神地飛針走線,干得十分起勁,嗒嗒嗒的縫紉機聲不絕于耳,一件件精美繡品不時從她們指尖誕生。
這些“繡娘”的領頭人就是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是七十七團八連普通職工。
因為與刺繡結緣,她的人生由此變得不平凡。
1991年,20歲的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做了一個決定:要自己創業,通過自身的努力,改善家庭條件。
“我想著得有個手藝才能幫到家里,就開始跟媽媽學習刺繡手藝。”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說。
1995年,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有了人生中第一臺手搖縫紉機,她如獲至寶,希望能借助它實現自己的致富夢。
不斷學習成刺繡“高手”
那個時候,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膽子大、肯吃苦,所有與裁縫有關的活她悉數接下,但卻忽視了自己的技藝。
“剛開始因為剪裁錯誤經常給顧客賠材料費,我才意識到自己要想成功,必須得苦練刺繡技藝。”說起那段經歷,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記憶猶新。
2008年,七十七團看準刺繡的廣闊市場,將刺繡作為帶動職工群眾就業增收的產業來抓,邀請當地知名刺繡專業技術人員幫助職工群眾提高刺繡、手工藝品制作等方面的水平。
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也報了名,心靈手巧的她很快便脫穎而出。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專業培訓,才知道刺繡原來有大學問,飛針走線,勾、挑、縫各種技藝都有它的要求,我太需要這些知識了。”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說。
之后,在團場的鼓勵和扶持下,她多次外出學習,逐漸掌握刺繡方面的專業技能,也由此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刺繡“高手”。
繡品遠銷國內外
2013年,七十七團成立阿依娜少數民族刺繡協會,下設阿依娜刺繡坊,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被選為協會副會長,負責協會產品的制作、宣傳、銷售。
因為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制作的繡品做工精細,圖案別致,頗為搶手。
當地的哈薩克族居民結婚、裝飾新房都去刺繡坊購買她的作品。
隨著刺繡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量訂單也隨之而來,近到本地鄉鎮,遠到北京、上海,甚至有的繡品還遠銷到國外。
每年七八月份,昭蘇進入旅游旺季,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制作的靠枕、花帽、串珠等繡品更是供不應求。
帶領姐妹們共同致富
通過努力,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的刺繡事業越干越大。富裕后的她,沒有忘記身邊的姐妹。
她發現,身邊手巧的婦女很多,但刺繡品卻沒有平臺銷售。
于是,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主動找到這些姐妹,當起領頭人,幫她們銷售刺繡品,給她們培訓刺繡技能,希望她們也能通過刺繡實現增收。
“我以前就是家庭婦女,沒有工作,在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這里學了手藝,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七十七團居民布里布勒說。
在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的帶領下,七十七團刺繡產業蓬勃發展,從事刺繡增收的婦女也越來越多。
“一個人富不算富,帶著姐妹們一起富,是我心底一直以來的夢想。”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說。
如今在新疆兵團,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像阿娜爾汗·吐爾森納洪一樣,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創業夢想的婦女不在少數。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新疆兵團先后制定實施四個周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推動婦女參與經濟、社會事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就業人員中女性占比近五成。(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