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重磅規劃,涉及泰安!打造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的通知。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
?。?024-2030年)的通知
魯政字〔2024〕34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8日
?。ù思_發布)
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其中,有多項規劃涉及泰安。
一起來劃重點
?濟南都市圈以濟南市為中心,與聯系緊密的淄博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共同組成。主要包括濟南市全域,淄博市張店區、淄川區、周村區、臨淄區,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肥城市,臨邑縣、齊河縣、禹城市,聊城市茌平區、東阿縣,鄒平市,面積約2.2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810萬人。規劃期至2030年,展望至2035年。
?統籌黃河、泰山兩大生態系統,突出“山河交融、中心引領、軸帶支撐、全域協調”發展導向,嚴守“三區三線”管控要求,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構建核心引領、軸線展開、多點支撐的網絡化都市圈發展格局。
?濟泰發展軸。依托京滬通道,構建以濟泰生態文旅走廊為主要載體的南北向發展軸帶,深化濟南、泰安在基礎設施、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同城化合作,協同推進泰山、黃河、大汶河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共同推進泰山、齊長城等重點文化遺產保護,守護好泰山“齊魯綠心”。
?增強戰略節點承載能力。立足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肥城市)發展基礎,聚力推動“泰山鋰谷”“泰山數谷”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速建設“千萬千瓦級多元新型儲能基地”,高品質推動泰安中心城區形成“兩山相映、一河鑲嵌”發展格局,打造山水宜居典范城市和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
?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齊河縣、禹城市、臨邑縣,濟南市章丘區—鄒平市—淄博市周村區,平陰縣—東阿縣—肥城市,濟南南部山區—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等探索跨市域毗鄰縣(市、區)一體化發展路徑。
?推進濟南機場區域航空樞紐建設。加快實施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強化與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建立泰安、德州、淄博、濱州等市與濟南機場的快速通道,實現都市圈內一小時到達機場。
?統籌區域工業低溫余熱利用,依托電廠、大型工業企業開展遠距離供熱示范,淘汰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散煤,推動肥城市、聊城市茌平區等依托豐富熱源實施外熱入濟項目,加快實施萊熱入泰等項目,推動濟南都市圈供熱一體化,打造北方地區跨區域能源合作典范。
?圍繞鋼鐵產業等區域典型傳統產業,推動鋼鐵企業加快實施升級改造,優化提升萊蕪—泰安內陸精品鋼基地,推動內陸非規劃基地鋼鐵產能應退盡退,支持退出產能企業轉型發展,打造內陸鋼鐵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標桿。
?實施新型數據中心建設行動,支持濟南市打造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推動淄博市臨淄區、肥城市、禹城市、齊河縣、鄒平市、聊城市茌平區、東阿縣等建成一批面向垂直應用領域的數據中心,爭取布局建設2—3個工業大數據省級區域中心和行業中心。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優化升級。發揮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聯動淄博加快發展科創金融,支持泰安市建設金融商務區,推動金融服務綠色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健康產業等發展。
?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構建都市圈高品質消費空間體系,積極打造泉城路、泰山天平湖、周村古商城、東阿阿膠城等智慧商圈和特色街區,推進老字號集聚區建設,積極培育首店、首發經濟發展。著力提升餐飲服務發展水平,加強餐飲油煙排放控制,實施魯菜傳承與創新工程,建設芙蓉街、寬厚里、齊盛里、黃河水街、泰安老街等美食地標。
?高水平打造現代農業高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高效農業、農產品加工流通、鄉村新型服務等鄉村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推動濟南、泰安、聊城、濱州等市協同發展預制菜產業,建設預制菜產業基地。
?深化泰山智慧谷“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建設,強化與駐濟高校院所對接,支持泰安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
?積極推動高水平開放,支持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山東淄博經濟開發區國際合作產業園、山東周村經濟開發區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中韓(肥城)綠色園區等平臺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互動。發揮濟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引領作用,支持泰安市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動黃河流域交流互動。
?共筑生態安全空間格局。依托泰山和濟南南部山區主要生態控制區,串聯徂徠山等生態資源,構建魯中區域生態屏障。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強化黃河兩岸濕地群、灘地、防護林帶等多元生態空間功能,嵌入多元化生態功能節點,打造豐富多彩的生態景觀畫卷。加強重要水系生態廊道建設,構建大汶河、小清河、徒駭河及其支流沿河綜合防護林體系,著力打造沿河堤外“綠廊”。
?抓好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統籌做好濟南市長清區、肥城市等地生態修復工程,提升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效能。
?構建綠色生產方式。加快產業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改造,深化低碳試點城市建設,推動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的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前瞻布局綠色低碳產業,創新打造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綠色產業應用場景,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試點,推進泰安國家級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德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導綠色生活理念,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鼓勵居民綠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到2030年濟南、淄博、泰安等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支持濟南、泰安等有條件的市率先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支持聊城市茌平區推進碳捕集利用,實現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和再資源化。
?挖掘文化底蘊。加快推進大運河、黃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推進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海岱地區文明進程研究重大項目,重點推進焦家、城子崖、大辛莊、桐林、齊故城、大汶口等遺址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培育及梯隊建設,推進臨淄剪紙、萊蕪梆子、東阿阿膠、魚山梵唄、商河鼓子秧歌、淄博陶瓷琉璃、黑陶、蹴鞠、雜技、皮影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和活態傳承。
?構建全域旅游格局。依托濟南、泰安等地文物資源,建設區域性和縣域文物主題游徑。建設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加強泰山石刻保護利用,推進大汶口考古遺址公園、泰山博物院建設。
?打響都市圈文化和旅游品牌。共建文化旅游推介平臺,擴大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泰山等5A級景區國際旅游品牌影響力,支持周村古商城等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支持泰山天平湖、齊河黃河國際生態城等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大力發展城市休閑,建設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舉辦泰山國際文化論壇、兩河(黃河、大運河)文化論壇、齊文化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濟南國際泉水節、冬至阿膠養生文化節等重大文化和旅游會展節慶活動。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規劃建設濟南市博物館新館、淄博市博物館新館、泰山博物院、齊河黃河文化博物館群等文化設施,推進美術館、圖書館和文化館(站、中心)聯動共享,實現城市閱讀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務一網通、公共文化聯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訓一體化、研學旅游一體化發展。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